日前,湖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暨市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武漢制造2025行動綱要》。武漢市力爭再用十年時間,全面建成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
武漢通過2025綱要 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
未來十年,新一輪產業技術創新浪潮在全球興起,我國制造業邁入提質增效關鍵期,這也將是武漢市全面建成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的攻堅時期?!缎袆泳V要》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互聯網 先進制造業”為抓手,加快打造智能制造新體系,提升服務型制造能力,構建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結構布局合理、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的產業新體系。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初步框架;到2025年,全面建成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
《行動綱要》明確了三大重點任務:提升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互聯網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武漢市“十三五”謀劃打造的“現有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有機更新的“迭代產業體系”,《行動綱要》也作出具體規劃:重點圍繞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5大產業領域,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突破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培育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引進實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加快構建產業發展新體系。同時,加快布局一批未來產業,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
阮成發指出,工業是武漢市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必須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搶抓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巨大機遇,實現工業的彎道超越。他要求,落實好《武漢制造2025行動綱要》,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政府要緊扣關鍵點,梳理明確一系列獎勵補貼政策,鼓勵企業在機器換人、技改投入、個性化定制、企業上云等方面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他強調,武漢制造2025不是原有制造業的簡單升級,而是一場革命性變化,要圍繞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建好載體,打造新城區產業園“升級版”,為推進智能制造提升軟、硬環境。要抓好示范企業建設,每年推出一批智慧工廠,引領和帶動武漢制造2025。
會議還原則通過了《市委市政府關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貫徹中央精神,武漢市研究擬定“1 13”國企改革配套指導文件,《實施意見》作為“1”,堅持問題導向,明確了武漢市今后一個時期國有企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總體要求。另外13項專項指導文件均在起草、完善中,涵蓋加強國企黨建、國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國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國資監管體制等方面。
《實施意見》將市出資企業劃分為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和公益類,分類推進改革: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一類國企,全面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各類非國有資本或其他國有資本,并著力推進整體上市;主要承擔政府重大專項任務和服務全市戰略性任務的商業二類國企,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吸引非國有企業參股;公益類國企具備條件的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經營。
阮成發要求,切實增強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的緊迫感、責任感,破解國企加快發展面臨的動力問題和體制機制問題,做大做強市屬國企。他指出,通過改革解決突出問題,首要是解決好“管得太多”的越位行為和“管得不夠”的缺位現象并存的情況。要以“管資本”為原則,重構管理國企的體制,拿出管理清單,避免過多干預企業經營行為,重點監管好國有資產的增值;要重構企業內部機制,盡可能實現國企股份多元化,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決策越來越科學、競爭力越來越強,實現健康發展。(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