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生產中心的廠房為橡木桶造型,包括釀造區、儲酒區、調配區、灌裝區、地下酒窖、倉儲物流區六大功能區。新建成的葡萄酒生產中線在原酒儲存、調配、混合、冷凍、灌裝、檢測、倉儲,實現了葡萄酒生產的全過程自動化;而輔料添加、罐清洗、上箱等工作基本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新廠房亮點多多,建成后還將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與白蘭地酒類單體生產廠房。
煙臺作為中國現代葡萄酒工業的發源地,是全國最大的葡萄酒主產區,而始建于1892年的張裕公司,至今已有125年的歷史。作為國產葡萄酒行業中的翹楚,張裕在始終走在前列。12月13日,“聚焦新舊動能轉換――第十三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一行來到煙臺張裕國際葡萄酒城,領略一瓶葡萄酒的生產全過程。
未來全球最大葡萄酒與白蘭地酒類單體生產廠房年產葡萄酒25萬噸
13日下午,采訪團記者來到煙臺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生產中心,剛下車,就被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巨型橡木桶造型廠房吸引,紛紛駐足拍照。記者了解到,葡萄酒生產中心的廠房為橡木桶造型,建筑面積達27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與白蘭地酒類單體生產廠房。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生產中心包括釀造區、儲酒區、調配區、灌裝區、地下酒窖、倉儲物流區六大功能區。生產中心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年產葡萄酒25萬噸、白蘭地15萬噸。”
在巨型“橡木桶”造型廠房中,藏著一個個巨大圓柱型罐體—這是原酒車間的儲酒罐。據工作人員介紹,擁有3.8萬噸葡萄原酒貯存罐和2.8萬噸白蘭地酒精罐,解決了公司貯存能力季節性短缺的問題。
每小時灌裝2.5萬瓶單班生產年產能可達14萬噸
張裕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新建成的葡萄酒生產中線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也很高。生產中心從原酒儲存、調配、混合、冷凍、灌裝、倉儲,實現了葡萄酒生產的全過程自動化,原來費時費力較大的體力勞動,如輔料添加、罐清洗、上箱等工作基本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從而達到生產效率比舊廠提高了三倍,用人是原來的三分之一,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用人約為原來1/3,產能提升為原來的3倍,人均產能為700多噸,遠高于國內外葡萄酒行業先進水平。”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灌裝區,展示牌上標注該車間一年可生產成品酒6-7萬噸,擁有如此高的生產能力,是因為張裕從歐洲引進的10條世界最先進的自動化灌裝線,配備了世界一流的自動化檢驗監測設備,可實現驗瓶、驗液位、驗軟木塞、驗帽、驗標、驗噴碼等,并實現產品質量的全程追溯。目前,張裕最大一條生產線可實現每小時灌裝2.5萬瓶,單班生產年產能可達14萬噸,為目前葡萄酒行業最高速度。
最先進電子控制灌裝成品酒大倉儲存酒1萬噸以上
為保證生產出的產品質量,記者了解到,在張裕葡萄酒城生產中心進入加工工廠的葡萄都要經過表面檢驗、抽樣檢驗、過程檢驗三道質量檢驗關,完全符合質量要求的葡萄才能進入分選環節,嚴格的質量驗收確保品種純度、健康、著色良好。“成品酒的灌裝采用最先進的電子控制灌裝,并用氮氣準確調整液位,保護酒液不被氧化,可以實現灌裝穩定性追溯至每一個灌裝頭。并且,生產中心在葡萄酒生產的全環節——葡萄發酵、原酒貯存的容器、管路、灌裝線——實現自動化清洗(CIP清洗)。”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到。
在倉儲區倉儲物流區采用國際先進的智能化立體倉庫技術及信息化管理系統,是葡萄酒行業第一個全自動立體倉庫,高架庫區采用22米高獨立式鋼結構貨架架構,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倉儲面積達1.4萬平米,現已建成30262個托盤位,成品酒儲存能力1萬噸以上。
據了解,煙臺張裕國際葡萄酒城位于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路,占地6000余畝,由張裕斥巨資興建。酒城于2012年開始動工,2016年8月酒城一期工程——生產中心項目完工,并全面投入使用。
酒城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有助于張裕在產能規模、釀造設備自動化、葡萄種植技術、釀造技術、品牌推廣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從而進一步提升張裕的國際競爭力。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