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電子學會、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和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國首席信息官聯盟秘書處、中國工業大數據創新發展聯盟秘書處和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管理委員會承辦,智匯工業協辦的“智”匯全球 “數”造未來——2017全球信息技術主管大會在灃西新城國際會議廳舉行。
2017全球信息技術主管大會現場
大會期間,陜西省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灃西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鄭昕專訪,介紹了灃西新城在探索大數據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及人才建設、打造大西安科學城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灃西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接受專訪
打造“六位一體”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搭建大數據生態圈
記者: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突破和融合發展促進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灃西在數字經濟發展上是否有規劃?具體有哪些舉措?
劉宇斌:自成立以來,西咸西區就將信息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在全國率先舉旗大數據,以探索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新路徑為目標,通過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逐漸形成“大數據+科研實力+創新創業”的疊加優勢,構筑更為豐富、多元、開放的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不斷推進城市建設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
灃西新城致力于打造“產業基地+行業云+大數據交易所+產業基金+產業研究院+產業聯盟”的“六位一體”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建設初具形態。在產業布局上,我們分五個層次搭建大數據生態圈:底層是IT基礎層,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陜西省廣電網絡四大運營商已經入駐,未來規劃達到100萬臺的服務器;第二層是數據資源層,全國人口信息處理和備份(西安)中心、國家林業數據備份中心等13大部委災備中心都已落地西咸新區信息產業園,涵蓋了800PB的政務數據,價值密度之高、數據存儲量之大走在全國前列;第三層是平臺運營層,目前已有上百家的龍頭企業入駐,共同發展大數據產業;第四層是應用服務層,包括已經投入運行的三秦灃云、三秦企業云、政府數據開放平臺、陜西工業云和正在建設的秦云工程等;第五層是創新創業層,目前已經匯聚了西部云谷、光谷咖啡、樂創空間、陜西MIC等孵化基地,來批量孵化科技型創新企業。
積極落實招商引資“一號工程”,重視高層次人才引進
記者:灃西針對招商引資及人才吸引方面是否出臺有相關政策?
劉宇斌:大家最近兩年開始關注灃西,就是以西安交通大學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和西北工業大學“翱翔小鎮”為契機,對灃西來講最大的希望就是教授、博士、碩士這些優質的人才,人才為信息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直以來,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積極落實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從2016年灃西新城“1+5+1”招商引資系列優惠政策發布以來,每年財政撥付超8000萬專項產業扶持資金,專門用于獎勵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雙創產業以及高層次人才引進等多個領域的優秀企業及個人,目前新城已累計發放扶持資金共計達8028.36萬元。
我們圍繞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與西工大“翱翔小鎮”,以實驗室經濟、院士經濟推動知識產權向經濟效益的轉化,給他們提供產業政策、資金資本的支持,以及優質的物理平臺,釋放科研人員最大的潛能,把知識產權研發出來,投入市場,轉化出去,成為科技引領發展的動力。
立足“互聯網+”,突出硬科技,打造大西安科學城
記者:灃西緊扣硬科技,在“科學城”建設方面有哪些優勢?
劉宇斌:今年11月,灃西新城正式對外發布大西安科學城發展規劃,提出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硬科技小鎮為引領,在全域范圍建設科學城,堅持產業支撐,立足“互聯網+”、突出“硬科技+”,建設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科學城,打造在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在硬科技涉及的‘八路軍’(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電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中,我們只要在兩、三個品種上打出品牌,就能為灃西乃至西安產生帶動效應。”劉宇斌說,“目前圍繞人工智能、信息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方面,我們已經做出自己的特色,招商引資勢頭良好,物理平臺搭建順利,在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為硬科技在本地的茁壯成長奠定了基礎。”
灃西新城通過對這些優質資源的合理整合和落地,積極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大西安科學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絲路科技創新中心。未來,灃西將聚集西安最優質的資源,依托科研院所、軍工單位、軍民融合等方面的優勢,完成聚集1000家以上硬科技企業,25萬高級人才,成百上千高質量創新成果的發展目標,將西安的歷史文化、科技資源、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等要素在這里復合疊加,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出西安的智慧和西咸的方案。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