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產業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政策迅速發展起來,有統計數據顯示,就云南、陜西、甘肅等多個地區的七成貧困地選擇種植食用菌,香菇在其中占比約69%。僅阜平縣就計劃在今年年底實現年產45萬噸鮮菇的目標。形式一片大好下,各類食品機械設備也齊齊上陣助力各地香菇產業蓬勃發展。
菌棒的生產過程逐步實現機械化。手工制棒對林木資源的利用率不高,且容易帶進雜菌,使得香菇生產存活率低下。因此多地引進機械設備進行標準化制棒,像浙江龍泉目前已建成菌棒加工廠60個,通過全自動裝袋機等設備的建設,對食用菌菌棒生產的配料、拌料、裝袋、消毒滅菌過程的機械化流水線生產,同樣的產能下,減少了15位工人。湖北隨州、遠安等地也是如此。現下,菌棒注水機、滾板式電動菌棒開口機等設備不斷被研發出來。
熱泵烘干設備讓香菇制干更節能環保。盡管浙江慶元作為中國最大的香菇產區,但在香菇的烘干方式上仍舊以木柴烘干為主。近年來該地逐漸轉變發展理念,決定摒棄香菇產業的粗放型模式,朝優質高效、可持續方向發展。香菇制干工藝的改進首當其沖,為此慶元引進高度自動化的熱泵烘干設備,通過全天不間斷地生產,大大節約勞動力。
香菇制干后,分選也是制約各地香菇產業發展的難題。今年9月份,第一批分揀香菇的機器人上崗引起媒體熱議。通過攝像頭,分揀機器人可以從類型、大小、形狀、花紋等多個方面對香菇進行分揀。這批分揀機器人不但準確率超出人工,還只需0.8秒就能實現抓取,效率翻倍。這是第一次在香菇產業上運用智能分揀機器人,相信隨著香菇產業的不斷發展,這類智能機器人將會越來越多。
今年我國宣布取消香菇出口退稅政策,長期依賴出口創匯的香菇產業迎來暴擊。就隨州一個地區而言,香菇的出口量同期減少了三成。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精深加工是讓香菇產業重振旗鼓好出路。目前,我國研制出了香菇脆、鹵香菇、香菇醬、香菇餅干、香菇壓片糖果等30多款香菇深加工食品。其中香菇脆運用真空低溫脫水技術,利用真空低溫脫水設備將香菇做出爽脆口感,同時也迎合了市場對健康產品的追求;香菇醬則需要依賴以CO2超臨界萃取設備為核心的一系列設備。可以說在香菇深加工上,食品機械設備的助力不可或缺。
除了精深加工,發展差異化的香菇產業也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湖北南漳認識到自身深加工產業的嚴重不足以及市面上香菇種類的同質化競爭嚴重,決定發展有機香菇品類,通過有機認證贏得海外客商的青睞。有機香菇意味著原生態、無公害、綠色、有機,在食品檢測設備的嚴格檢測下,南漳香菇迅速取得有機香菇認證。在國內出口較為蕭條的情況下實現了一天交易量超5萬斤的訂單。
在如何避免香菇豐產歉收的考題上,各地各企業紛紛加大標準化生產,鉆研精深加工工藝及相關機械設備,深入還沒有被挖掘到的細分市場……雖然不能說交出了完美答卷,但問題正在被一個個地解決。相信隨著香菇精深加工及細分產業的進一步深入,未來食品機械設備會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更新設備迎接挑戰,是值得食品機械設備企業繼續思考的問題。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