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幾大運營商搞不了物聯網,并非信口開河。很多人都記得09年末,物聯網突然風靡,無錫知名度陡升,先是移動、聯動、電信入駐,要開展物聯網研究,后來廣電、電力加入,國內五大網絡運營商全來了,聲勢浩大,前無古人。四年過去了,也沒搗鼓出啥來,幾大運營商在傳感網園區豎的那塊牌子還在,但樓上辦公室人都沒影兒了。
眾運營商搗鼓物聯網幾年為何扔搞不定?
當然搗鼓了幾年,孩子沒懷上,高潮還是有的。期間,移動弄了套電動車防盜系統,很貼“地氣”,確實解決了普通老百姓頭疼問題。為此,公安部還重點表揚過,要求全國推廣。然而,又是幾年過去了,推廣成功了么?顯然沒有,一個月就塊把錢的玩意兒,為什么老百姓不愛弄呢。開始有人沒想通,估摸著是老百姓嫌麻煩,那好,我給你整成預裝的。好嘛,有家“聰(sha)明(bi)”的電動車廠商找上門跟移動合作,出廠時我就給你整上,這總沒問題了吧。事實讓人很意外,有問題,不是老百姓不肯干,TM移動不干了。為啥?賠錢賺吆喝的事兒,一直干下去不傻B么。
啥那玩意兒是個賠錢貨。這還得從運營商是干什么的說起。在網絡沒那么發達之前,運營商靠電話計時收費,后來有了短信,也好辦,按條計費。后來,網絡時代來臨了,企鵝公司整出來那幾個玩意兒沒少遭運營商問候親人,最后大家坐下來談妥了,流量費上去了,雖然運營商不那么情愿,大勢所趨,也算皆大歡喜。
再后來,不知從哪兒冒出來個物聯網,大家都開始興奮了,運營商估摸著有機會翻身做大啊,不管你啥網,總要通信吧,有通信不愁沒錢賺。好嘛,真等弄起來,都傻眼了,好比黃鼠狼本來想去偷雞,結果遇到了只刺猬,無從下嘴啊。
運營商的賺錢邏輯完全沒問題。但是,請問各位看官,究竟物聯網是個啥玩意兒,“網”在哪兒!不往深了說,至少得有傳感器不是,前端傳感器間得無線傳輸、數據上傳云端、遠程操控,都需要通道,產生流量。那么問題來了,手機大家都在用,如果所有的物聯網都用運營商的傳輸通道,一個傳感器好比一部手機,有的一套系統成百上千個傳感器,誰特么去付那些海量的流量費。
這條路顯然行不通,后來用了Zigbee、LSN等無線傳輸技術,才算解決了上述問題。
運營商顯然不甘心,近的不行,遠距離傳輸總得用吧。沒錯,遠的不用真不行,但問題還是,付不起流量費啊親,要不我還是改用有線吧。
橫豎都不行,運營商說,我TM自己弄套系統,所以有了那個電動車防盜,推了一年,下面人扛不住了,領導啊,那東西占著茅坑不拉屎啊,帶寬有限啊,還是安心收手機流量費吧。
至于聯通、電信、廣電,嚷嚷了幾嗓子,電信整了個車載終端,無疾而終;廣電喊了半天智能家居,除了給各家換了個機頂盒,啥也沒給智能出來。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