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_日韩在线精品_日韩视频免费看_中文字幕在线三区_午夜免费视频_日韩在线大片

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的標桿是什么?

來源:互聯網周刊

點擊:1996

A+ A-

所屬頻道:新聞中心

關鍵詞:數據中心 云計算

    人們常把云計算比作互聯網時代的水和電,相應地,云數據中心就要扮演水廠、電廠這類角色。

      不過,互聯網云、IT云、電信云這三類云服務商的使命不同,所指的云數據中心也存在差異。云數據中心提供云資源池的能力,但一般來講,互聯網公司側重計算存儲等平臺,IT公司側重服務器、網絡設備和軟件,電信運營商側重傳統IDC的基礎設施、IT系統和網絡鏈路,三類云服務商所關注的云數據中心概念的外延逐漸擴大。

      哪一類更符合“工廠”的定位呢?如今,云計算用戶越來越關注云服務商的垂直控制能力,尤其對運維工作而言,溝通環節越少,協作效率越高。企商在線創始人、象云科技CEO王熠曾表示,客戶在做選擇的時候不僅關心物理服務器的歸屬,還關心機房是不是服務商自己的。所以,真正的“云計算工廠”,不能忽視IDC一層的重要性。

      雖然國內一些大型互聯網云服務商也會自建IDC,但國內數據中心外連都需要經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鏈路,所以客觀上只有電信運營商具備“全生產鏈”的控制能力。目前,互聯網云服務商在數據中心建設上既選擇自建又選擇合作共建,也是因為他們的側重點不在這一層,比如百度自建有百度云計算(陽泉)中心,也與中國移動合作共建“百度亦莊新一代搜索數據中心”。

      云數據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大家的側重點不同,也不會放過任何 “秀肌肉”的機會:今年1月,騰訊云在召開渠道大會之際,曾邀請合作伙伴和媒體順便參觀了騰訊天津數據中心;9月,阿里云千島湖數據中心啟用時,也邀請大批媒體前去觀摩;而年度最高級別的數據中心“秀”來自中國電信,習近平總書記6月視察貴州大數據產業時,察看了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的數據機房,并留下“中國電信,志存高遠”的高度評價。

      作為“云計算工廠”,這幾個數據中心的硬件水平堪稱一流,高密、高能效,是這幾家云服務商的高能力低成本車間。騰訊天津數據中心可容納20萬臺服務器,實際運行PUE低至1.29,微模塊、高壓直流供電等先進設計也沒缺席;阿里云千島湖數據中心開創國內水冷先河,長年使用自然的湖水冷卻,每年可節電千萬度;中國電信貴州信息園機房的新風系統,內蒙信息園的智能冷風道系統,北京永豐機房的冷凍水系統,都是節能降耗的“生力軍”,內蒙機房的PUE運行值甚至只有1.27。

      一般情況下,我們評價云數據中心時關注點都在這些硬參數上面,服務器密度、能效、節能降耗技術,等等。但事實上,云數據中心的價值不只體現在一處IDC的能力如何大,技術、能效如何先進——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云服務的優劣,還與云數據中心的規模、布局以及運維息息相關。

      云計算屬于規模經濟,只有聚焦IaaS業務的云服務商,才會義無反顧地選擇重資產模式。目前在中國進行大規模云數據中心建設的只有電信運營商陣營,僅三大運營商在內蒙和貴州的云數據中心,投資規劃已超過千億;而短短幾年里運營商完成的規模,也令其他陣營難以望其項背。

      電信云背后的力量

      ·運營商云數據中心規劃發展概況

      公開信息顯示,三大運營商對于云數據中心建設的思路是一致的,從點到面,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兩三個核心加多個重點區域的覆蓋能力。具體可以看到:中國電信的“8+2+X”戰略,規劃建設有內蒙園區和貴州園區兩大南北核心基地,東北、華北、華東、東南、華南、西南、西北、華中8大區域云資源池,以及X個下沉到城市的邊緣節點,并且實行集約化運營;中國聯通規劃有廊坊、重慶(成都)、呼和浩特、哈爾濱、鄭州、無錫(德清)、東莞、貴安、西安、香港十大云數據中心,部分已具備服務能力,運營上開始向中國電信的集約模式靠攏;中國移動正在形成北京、廣東、內蒙、黑龍江、貴州五大云計算(大數據)基地的重點布局,同時在各省的云數據中心也在陸續建設當中。

      對于傳統以省為單位開展業務的運營商來說,遍地開花式的數據中心建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為每個省都需要自己的數據中心。但是已經實行集約化運營的中國電信,并沒有在云數據中心規劃上追求單點覆蓋。經過我們了解,這里最直接的原因有幾點:一是云計算屬于規模經濟,擴大規模既能擴充業務容量,又能降低運營成本,同時彰顯中國電信發展云計算的決心;二是滿足現階段用戶的要求。中國電信云計算公司市場部總經理楊居正指出,目前政企用戶還未真正突破心理上的問題,他們更希望自己的資源能看得見,因此不愿意將所有的系統上云。雖然它違背了云計算所代表的共享經濟的精神,但確實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企業的顧慮一方面是出于對數據安全的考慮,另一方面也跟云服務在某些方面無法滿足業務需求有關。楊居正說:“政企類用戶一般會選擇幾種策略,比如把不重要的數據放到遠端,把重要的數據留在家門口,這是用戶能夠在心理上接受的一種場景;另一種場景是,把不常用的冷數據放在遠端,把經常訪問的熱數據放在本地,因為客觀上網絡時延隨距離增加必然要增加,很難保證放在很遠的地方跟眼前是一模一樣。”

      電信運營商的身份對消除云計算用戶的顧慮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們調研的幾類客戶(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大型企業等)對此都予以肯定。但更重要的是,運營商的模式很容易解決這類用戶的問題,中國電信的“8+2+X”戰略中,X代表城市一級的邊緣節點,這是離客戶最近的云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天翼云提供的公有云、托管(私有)云以及傳統IDC業務,可以滿足企業私有云或者混合云就近部署,客戶不但可以突破心理上的問題,實際上也便于一些系統運維工作的進行。

      另外,運營商在機房的設計、建造上堅持高標準、高投入,比如中國電信天翼云數據中心,機房等級達四星級以上,在網絡保障和防災方面有先天優勢。

    “云網融合”的能力

      三大運營商關于數據中心規模化發展的出發點是相同的,要同時承擔面向未來的云計算、大數據業務和現有的語音、寬帶業務,而且都把“云網融合”視為最終的目標。中國電信將承載集團全部業務的“8+2+X”的資源放到中國電信云公司運營,中國聯通也將集團公司云計算業務和IDC業務統籌給中國聯通云數據公司,都在為這一步打基礎。中國電信云計算公司總經理吳湘東表示:“下一個五年,應該會有運營商提出來做一家IT企業。能不能把我們的通信能力和以云為標志的IT服務封裝起來提供給用戶,這是最重要的。”

      “封裝”代表了運營商云戰略與IT、互聯網陣營的不同之處。過去,云服務跟著網絡走的意思是,只要有網絡連接就可以訪問云服務,云資源池的位置無關緊要;但“封裝”意味著,網絡鋪到哪里,云資源池就部署在哪里,私有云、混合云的客戶總能找到距離自己近的云數據中心。

      網絡是運營商最大的優勢,而且國內大網的建設工作一直依靠運營商執行,所以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一優勢將一直保持下去。針對云數據中心之間的連接,中國電信建有數據中心直連專網DCI(數據中心互聯網),IDC之間的東西向流量直接走DCI,可以實現跨省業務部署和冗余,提升中國電信天翼云整體服務能力。而中國聯通也為上述十大基地規劃總帶寬超過30T,并將為原有的300多個數據中心機房升級出口帶寬,目前這些機房總出口帶寬為18T。

      運營商在“云網融合”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比如CDN業務,與藍汛、網宿這類傳統CDN服務商相比,運營商可以將CDN節點部署在更靠近用戶的位置,用戶體驗會更好。中國電信云計算公司建設采購部總經理謝朝建接受采訪時表示:“傳統CDN服務商只能將節點部署到IDC,而中國電信CDN可延伸部署到局端,我們現在有一些CDN節點放在城域網BRAS和SR旁邊,未來規劃部署到家庭網關。”

      借助網絡的優勢提升服務質量,這是所有寬帶運營商的優勢,但掌控骨干網的電信運營商還有更大的能力,比如在抗DDoS攻擊方面,運營商在攻擊溯源和流量分流上的能力無人能及。

      “電信級”服務的內涵

      面向未來,電信運營商通過對云數據中心的規模化建設,云網資源的整合,在硬件上樹立行業的標桿。

      但運營商的軟實力,即數據中心的運維經驗,同樣堪稱行業標桿。尤其在今年幾次較大的云計算故障之后,人們對運維工作的關注顯著提升。

      過去,人們經常用“消費級”、“企業級”和“電信級”來區分IT產品的可用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但“電信級”的服務如何理解呢?舉個生活中簡單的例子,“客服電話”是現代企業提供的標準化服務,很多企業對客服電話的要求是“有”,而電信運營商的要求是在“99.999??%”的時候能夠一次性接通。這是“電信級”服務與其他“盡力而為”的服務模式(例如互聯網的免費服務)最大的區別。

      對于具體的云服務,業界都有可循的標準,云服務商也提出可量化的承諾。常見的標準有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公安部EAL3安全測評,SLA服務水平協議,可信云認證等,這些標準在特定的行業,或者針對特定的場景有具體要求,比如中國電信推出的政務云,符合等保三級,通過了EAL3測試;天翼云服務的可用性承諾是99.95%,而數據存儲持久性最高達到99.99999999999%(13個9)。

      在三大陣營中,運維經驗是電信運營商的絕對優勢,即使這種能力正在通過人員流動等方式輸出到其他陣營,但這種體系化的,帶有深刻文化烙印的能力,并非輕易能夠融入新的環境。之前我們從中國電信了解到,運維過程中的每一個重要操作都要謹慎行事,需要事先評估操作的風險并確定方案,甚至需要層層審批,雙崗雙核。這些復雜的流程,是運營商幾十年積累的成果,目標也只有一個——降低風險。同時,豐富的經驗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效率的問題。

      總結

      前不久,某號稱提供“永久主機”的云服務商因資金鏈斷裂停止運營,引起云服務市場的警惕。但整個行業遇到問題不只這一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曾指出,在云計算大規模應用當中,保護隱私、保護企業的有效利益,建立公平、客觀、實現共享和交換的資源也是產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云服務商要確保以技術為主導,從規模見效益,要與企業級市場的商業模式契合。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免費的商業模式”,不應出現在企業云服務市場當中。在這個基礎之上,互聯網云、IT云、電信云在云數據中心建設上的差異,則源于它們使命的不同。長期以來,電信運營商一直在為社會經濟運行提供支撐性服務,這是它的使命,與這一領域是否真正市場化無關。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网 | 亚洲精品日本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黄色av免费在线播放 | 国产综合亚洲精品一区二 |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 精品99在线| 日本理伦片午夜理伦片 |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九九在线视频 | 午夜视频免费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97国产在线 | 久久免费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 午夜国产 |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99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 | 国外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 国产黄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 国产成人在线看 | 国产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 91一区二区 | 亚洲在线 | 欧美在线高清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 | 欧美黄色小视频 | 最好看的2019年中文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1亚洲一区 | 日韩高清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