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制造業圈子而言,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如果說ABB與B&R爆冷的紅橙之戀為智能制造領域的諸神之戰拉開了帷幕,施耐德二度求婚AVEVA成功將攻城略地的節奏推向高潮,那么近期刷爆朋友圈的艾默生意圖以290億美元的天價鯨吞羅克韋爾,則堪比年度收官大戲。黑澤明的經典之作《羅生門》此刻驚人再現,“羅”克韋爾和愛默“生”聯袂出演。
事實上,對于業內人士而言,這則消息的出現,一點都不令人意外,甚至可以被理解為可預見的“大勢所趨”,這個圈子很小,重量級玩家就那么幾個,誰有實力收購別人,誰明擺著就是等著被別人收購,基本上都是寫在臉上的,所不同的僅僅是時間的早晚和主角的名字而已。
這兩天看了不少關于“羅生門”的新聞報道和所謂的“權威機構專業解讀”,令人失望的是,這些文章除了就事論事淺嘗輒止,便是故弄玄虛,扯股價,扯股東回報率,說創造了多大多大的公司,挑戰了業內的誰誰誰,完事……
如果你認為這僅僅是為了買個噱頭炒炒股價,那證明你被浮躁的中國市場資本炒作毒害已深…… 誠然,上市公司無一不是為了股東的利益服務的,談股東回報率自然無可厚非,但也正因如此,哪位股東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一口氣砸290億美元買置一份家當,它所帶來的收益,必然要超過投入才劃算!
于是問題來了:羅克韋爾到底厲害在哪?艾默生豪擲千金又意欲何為?
羅克韋爾——小身材的全能強手
提起Allen-Bradley(AB),工業自動化行業的老司機們一定不陌生,即便被羅克韋爾收購32年后的今天,AB這個老牌自動化品牌也仍然被保留著,甚至與羅克韋爾品牌知名度相當,其地位可見一斑,而其實力也著實不弱,基本奠定了羅克韋爾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競爭力的根基。
其實,若論體量大小,年銷售額約63億美元、市值不足250億美元的羅克韋爾,與西門子等大鱷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但如果僅從產品線與業務覆蓋的視角審視,羅克韋爾絕對是不容小視的強手,它與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相關板塊的重合度之高,絲毫不亞于ABB、施耐德。
從產品組合的角度看,羅克韋爾簡直如同西門子工業控制類產品的縮影,PLC、HMI、變頻器、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控制元器件,一應俱全,甚至在部分領域,比如Logix系列PLC中的大型PLC、集成軟件平臺,讓該領域的世界霸主西門子也不得不忌憚三分。
作為首批響應美國工業互聯網號召的企業之一,羅克韋爾聯合思科等企業早在2011年即倡導互聯企業(The Connected Enterprise),顯然它早已不甘于只玩工業自動化,從工業互聯網上分一杯羹,不過是早晚之事,而FactoryTalk顯然已經整裝在途。
從行業覆蓋的角度看,無論是諸如汽車制造等離散行業,鋼鐵、石油石化等過程行業,還是食品飲料、生物制藥等混合行業,但凡有西門子出現的地方,羅克韋爾一般都如影隨形。
雖然完美主義者會吐槽說,羅克韋爾沒有PLM、沒有數控系統,離西門大官人還差的遠!我承認你說的沒錯,而這恰恰是我要說的羅克韋爾的另一個殺手級亮點:合作伙伴聯盟!
羅克韋爾合作伙伴聯盟計劃始于2007年,旨在匯聚眾多行業領先供應商、經銷商、系統集成商以及機器和設備制造商,共同構建強大的合作伙伴網絡,以共同面對市場競爭。
在過去的十年間,這個聯盟在以每年數十家新伙伴的速度積極擴張,至今即便保守估計也有500-600家的成員企業,其中除了Fanuc、思科、達索系統這類業界大咖,還有各種不見經傳的細分領域隱形冠軍。
圖1:羅克韋爾合作伙伴聯盟
來源:羅克韋爾2017年Investors Day Presentation
那么他們能干什么呢?它們可以組成明星聯隊,通俗的講就是組團作業,專治各種“高大全”,如圖2所示。
圖2:羅克韋爾“明星聯隊”的戰斗力
圖片來源:作者手繪,盜版必究
艾默生謀的是個什么局?
筆者以前在其他文中也曾屢次提出,但凡企業戰略,絕不可能是一步孤棋,而一定是一系列的連續動作。即便有馬后屁嫌疑,我也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說一句:其實早在2015年,我就知道艾默生一定在醞釀搞事情,雖然我不知道具體會干什么,但一定是一步大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論?我們先來看看艾默生在2015年干了些什么。
圖3:艾默生業務剝離、組織架構調整
圖片來源:艾默生2015財年年報(注:財年起止時間為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
艾默生2015年宣布要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并在2016年真的把年銷售額總計超過85億的,排名第二的網絡能源業務板塊和排名第三的工業自動化業務板塊全都賣掉了,這個動作讓唱衰外資企業的人高興了好一陣,但熟悉艾默生的人都知道,艾默生的核心——過程管理業務,仍然保持堅挺,在世界過程行業哀鴻遍野的2014-2015年,在全球擁有近90億美元年銷售額的艾默生過程管理業務,居然只有個位數衰退,其實力可見一斑。
筆者對艾默生戰略的解讀是:在剝離非優勢業務板塊、保留持續增長的業務內容(如綠色環保相關的業務)、同時進一步夯實處于優勢地位的過程管理業務板塊的基礎之上,伺機重新布局。
為什么一定會有動作?在沒有傷及元氣的情況下,割掉占據超過自己年銷售總額1/3的業務之后并沒有實現利潤的顯著提升,在這種情況下無所作為?換了你是股東,你答應么?
后續艾默生圍繞過程行業開展的一系列包括收購Pentair閥門和控制業務、收購能夠與其Delta V(DCS)集成的MYNAH Technologies仿真軟件、收購為石油和天然汽行業提供管道完整性數據收集、管理和風險分析服務的軟件公司GeoFields等行為,都印證了筆者的觀點。
而艾默生“示愛”羅克韋爾,則可以理解為蓄意已久的那“一步大棋”,而羅克韋爾對艾默生的重要程度,遠遠超過艾默生能夠給羅克韋爾帶來的價值,則是造成當前屢次求愛不成的原因。然而,從“女方”十動然拒、“欲罷還review”、傲嬌忸怩的姿態上看,這種核彈級的聯姻事情并非沒有可能實現,但考慮到黑天鵝事件時有發生,筆者臉皮又比較薄,索性還是不預測和斷言了……
但我們仍然可以從非政治的角度,基于“這兩口子真的結婚了”這個假設,單純從市場的角度,來對事件本身可能對世界泛先進制造業格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
不寒而栗的”羅生門”
當擁有Ovation、Delta V兩大DCS,以及Fisher、Micro Motion、Daniel、Rosemount等為代表的各類過程儀表,以及各種應用于過程行業的專用軟件,深耕于過程行業的艾默生,遇到擁有強大的PLC、運動控制、工業軟件等產品組合,幾乎全面覆蓋離散與過程行業,并在汽車、軌道交通、食品飲料、輪胎橡膠、及其他OEM等行業具備know-how與經驗的羅克韋爾時,優勢互補足以撼動當前的市場格局……
在此用兩張圖來為大家呈現效果:
圖4:“羅生門”行業價值鏈覆蓋假想圖
圖片來源:作者手繪,盜版必究
首先,從行業價值鏈覆蓋的角度講,如果“羅生門”成真,這次聯姻將大幅縮短它們與數字化與智能制造領域“準全能冠軍”西門子之間的差距。
沒看懂?沒關系,借用ABB收購B&R時公開發布的圖,略做修改,讓大家從產品組合的角度看一下“羅生門”所能帶來的變化:
圖5:“羅生門”產品組合假想圖
圖片來源:作者基于ABB公開發布資料手繪完成
其實,這個圖并沒有清楚地表達各家友商實力的強弱,因為“有”不一定代表“強”,如果用深淺度表示強弱,大家可能會看到另外一幅圖景,如果再加入“并購后整合效果”這個變量,那又會更加顛覆認知,筆者實在懶得改PPT了,姑且就這么湊合看吧……
后記
不管你愿不愿意,一個快速發展、持續變革的新時代已然到來,不管“羅生門”是否是真感情,我們都應該冷靜思考,積極預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筆者還聽過更離譜的呢,想想萬一哪天施耐德跟達索談戀愛了呢?匯川技術跟華為復婚了呢?以及我都懶得提GE和PTC那些江湖緋聞了…… 別說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在這個時代中,只有變革,才是恒久不變的主題,身處變革之中,需要戰略思維。戰略不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它能夠幫助我們在持續變革的動態平衡中跑贏對手,無論對于人還是對于企業,都是如此……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