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已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重點。在第26個“世界糖尿病日”來臨之際,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在上海發布了《以藥物創新應對糖尿病的挑戰》2017報告。報告揭示了我國目前嚴峻的糖尿病現狀和防治情況,并介紹了創新藥和糖尿病創新管理對于改善患者生活、減輕疾病負擔的作用和意義。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會帶來諸如眼疾、心血管疾病、妊娠并發癥、糖尿病足、口腔疾病、腎臟病及神經損害等并發癥。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已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重點,國際糖尿病聯盟也制訂了短期目標,讓更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獲得所需的治療措施和藥物。
在治療患者達標率不及半數,糖尿病相關衛生費用迅速攀升
中國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糖尿病大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球水平,患者人數高居世界第一。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報告,2015年,我國糖尿病患者達1.096億人,到2040年預計將增長到1.507億人。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為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疾病負擔。2015年中國在糖尿病相關疾病的衛生總費用為510億美元,其中84.6%的費用用于并發癥的治療。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預測,到2040年,中國在糖尿病相關疾病的衛生總費用將會達到720億美元。
“我國目前在糖尿病領域的治療和控制相比其他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僅36.5%的患者被診斷,其中僅32.2%的患者正在接受糖尿病藥物治療。”上海長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石勇銓教授指出,“在我國在治療的患者達標率僅為49.2%,不及半數。我希望政府、民間組織、企業和個人應攜手努力,促進創新治療方案的發展,讓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加速推進實現中國糖尿病防治的目標。”
178種糖尿病藥物在研,助力實現中國應對糖尿病挑戰
2型糖尿病作為一種進展性疾病,許多最初對控制患者血糖有效的藥物,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作用,因此需要通過使用新藥或替代療法來控制血糖。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患者獲取其他治療藥物的途徑至關重要。據悉,目前在研的糖尿病的創新藥物超過了178多種。
對此,諾和諾德中國醫藥部副總裁張克洲博士表示:“如果糖尿病本身控制得好,并發癥越少,越能減輕患者和社會的疾病負擔。在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我們期待支持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期待創新藥物能夠有效地減少患者住院時間和手術可能性,延緩并發癥的發展,造福患者。”
默沙東中國研發中心臨床研究總監屠英梅表示:“為了應對糖尿病的挑戰,新的糖尿病治療藥物快速涌現,這些藥物研發選擇不同的作用點來攻克糖尿病,有些新藥除了降糖還改善了臨床預后,同時新的糖尿病藥物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心血管安全性的數據。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是復雜的,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努力為患者帶來更多更為安全有效糖尿病藥物。”
“如何更好地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是中國各方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們需要深入解讀患者診療路徑,更好地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和所面臨的困難,并通過高質量創新藥物及適合的治療方案,給患者帶來最大化的價值。” 賽諾菲中國糖尿病事業部負責人諾林表示:“此外,我們還需要聯合專業醫生、護士以及患者形成一個‘閉環’,‘三位一體’建立整合的糖尿病疾病全程管理方案,滿足患者在每個治療環節的切實需求。”
今年1月,我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的通知,為加強我國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進行部署。其中糖尿病是我國慢性病中長期防治工作的重點領域。其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力爭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負擔。“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創新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個性化治療方案。”RDPAC主席布安瑞表示:“我們將努力攜手成員公司,共同助力中國實現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的目標,同時我們也期待大家共同努力,使更多患者早日受益于創新藥物、更好地控制疾病、享受生活。”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