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去了四分之三,全年的經營情況已基本定型。隨著三季報發布窗口的臨近,越來越多的藥企發布了業績預告,“窺”三季度業績這“一斑”可以初步預企業全年業績全貌。初步整理數據發現,在資本市場真可謂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有些藥企上市即刻業績變臉。
從正在陸續公開的藥企2017年第三季度的業績來看,包括九州通等四家大藥商凈利增長或可摸到30%的高線;而中成藥已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有84%企業預增,是預增企業數占比較高的類別,這或與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對中藥政策的扶持有關。
醫藥工業利潤總額增速回升
根據工信部日前發布的今年上半年醫藥工業運行數據指標顯示,2017年1-6月醫藥工業累計利潤總額實現利潤總額1,686.52億元,同比增長15.8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22個百分點??梢?,經歷了年初的陣痛,5-6月改變了1-4月凈利同比增速下降的趨勢。
各子行業中,增長最快的是生物制品制造和中藥飲片加工,制藥設備出現負增長。2017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主營收入利潤率為11.01%,高于全國工業整體水平3.88個百分點。
大部分藥企業績預增,藥商和中成藥行業表現突出
一年過去了四分之三,全年的經營情況已基本定型。隨著三季報發布窗口的臨近,越來越多的藥企發布了業績預告,“窺”三季度業績這“一斑”可以初步預企業全年業績全貌。
筆者初步整理數據發現,在資本市場真可謂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有些藥企上市即刻業績變臉。
截止昨日(10月13日),我國有100余家(四成左右)藥企發布了2017年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告凈利同比預增的有69家,預告凈利持平的4家,預告凈利預虧、預減的有19家,此外還有12家目前尚不確定。
從細分類別來看,已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的四家醫藥商業和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均預增,各地兩票制政策不斷落地,對于大藥商和地方龍頭藥商形成利好,而醫??刭M、醫院藥占比等政策因素的實施使得醫院傾向于加大醫療器械的使用,對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形成促進作用。
中成藥已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有84%企業預增,是預增企業數占比較高的類別,這或與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對中藥政策的扶持有關。
而預虧、預減占比比較高的類別是化學制藥。這或與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強勢推進、限抗令及大輸液政策監管加碼等因素有關。
4商業公司業績均穩中有升,九州通業績大增
根據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四家醫藥商業情況來看,均表現良好。
其中九州通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增長幅度,但是明確表示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增長,根據半年報大幅增長1.6倍來看,前三季度至少也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可見,推行兩票制之后,對民營商業龍頭九州通的業績不僅沒有不利影響,反而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另外披露業績的三家一心堂、嘉事堂和鷺燕醫藥均為區域分銷商龍頭或零售龍頭,業績均呈現正向增長。
可見,“兩票制”并不是洪水猛獸,只是為那些沒有實力、沒有特色的過票型公司敲響了喪鐘。
有工業藥企增長40倍,是怎么做到的?
在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104家藥企中,有69家藥企凈利同比增長,其中65家為工業企業。
其中,明確表明增長超過一倍的企業有健康元、開立醫療、康泰生物、葵花藥業、麗珠集團、千山藥機、天壇生物、亞寶藥業、永安藥業、悅心健康、智飛生物、紫鑫藥業、四環生物和振東制藥14家。
此外,還有老字號企業廣譽遠雖沒公布具體同比增長幅度,但是明確同比大幅增長,且半年報同比增長近2.7倍,預計三季度同比增長也在兩倍以上。
其中,智飛生物和悅心健康由于2016年凈利基數較低,因此今年同比分別大幅增長40倍、6-10倍;麗珠集團和健康元由于出售不動產獲得較高的一次性收益,實現了4-5倍的增長。
新上市藥企業績大變臉,為何?
在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104家藥企中,有19家藥企凈利下降或預虧,接近20%;有12家業績尚不明確是增長還是下降,另外有4家企業預計與去年同期業績持平。
從下降幅度來看,下降超過1倍的企業只有泰合健康和樂心醫療兩家。
筆者通過數據發現一個現象:2017年新上市的公司如隴神戎發、衛光生物、興齊眼藥、易明藥業等企業業績不甚理想。
為何,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部分企業提前透支了企業的業績。一些公司為上市招股書中報表業績顯得的好看,部分企業提前壓貨至渠道,導致接下來的年份要去消化渠道庫存,因此導致業績下滑;
二是這些企業大多是市場規模不大,抵御近一兩年國家強勢醫藥監管政策壓力的風險能力較弱。
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要數隴神戎發了,預計同期下降50%-70%,企業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內外部環境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壓力。一方面,受醫??刭M、藥品降價、藥占比控制、合理用藥、批文整頓、行業監管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醫藥市場進入重構期,醫藥行業整體增速持續放緩,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公司2016年10月搬遷至新廠區生產經營,加之人力、物力、資源等費用不斷上升,公司成本壓力加大。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