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取得重大成就”舉行新聞發布會。據相關發言人介紹,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業集團及下屬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達到68.9%,18組34家企業完成重組,中央企業減少19家。
發言人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穩妥推進。一是數量增加,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業集團及下屬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達到68.9%,省級國資委所出資企業及各級子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達到47%。二是層級提升,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層級,正從三級以下子企業逐步向重要的二級子企業和集團層面提升。三是領域拓展,目前在電力、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已推動了兩批共19家中央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發言人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有企業布局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一是戰略重組扎實推進,18組34家企業完成重組,中央企業由117家調整至98家,相關煤炭企業組建中央企業煤炭資產管理平臺。二是“壓減”工作進展明顯,中央企業全面開展“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截至2017年8月底共減少法人6395戶,減少比例達12.25%,合計減少人工成本274億元,減少管理費用106億元。三是大力清理退出“僵尸企業”,2016年,國有企業共清退“僵尸企業”4977戶,涉及資產4119.9億元,分流安置職工人數30.7萬人。四是堅決退出過剩產能,2016年,國有企業退出煤炭產能20629萬噸,約占全國退出產能的70%。截至2017年8月底,中央企業已退出煤炭產能5510萬噸。五是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2017年上半年,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任務總體過半。
發言人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整體呈現出良好態勢。改革頂層設計基本形成、重大改革試點梯次展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穩妥推進、布局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國有資產監管有效強化、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有力加強、中央企業經濟效益和貢獻顯著提高,有效增強了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