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治理和監管逐步加強,利好政策持續加碼,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土壤修復行業前景日漸明朗。萬億級市場空間逐漸啟動,掀起新一輪投資熱潮,產業格局不斷重構。
土壤修復產業邁入關鍵期 萬億市場格局日漸明晰
土壤質量的好與壞,關系著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進行土壤修復,不只需要國家的關注,更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日前,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權威消息,我國首只土壤修復產業基金即將落地,年內將完成首期10億基金認繳,意味著土壤修復市場將迎來更多新的機遇。
業內認為,該基金的順利落地有助于推動行業的規模化發展,促使土壤修復的裝備和技術成本進一步降低;同時將徹底擺脫土壤修復產業的市場雛形,走向成熟和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土壤修復產業邁入關鍵期
作為環境市場中的新興市場,土壤修復前景廣闊。據《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土壤修復行業將是“十三五”期間發展空間最大的環保細分行業,市場空間高達4.6萬億元。隨著后續配套政策的持續加碼,土壤修復產業仍將繼續擴大。
被稱為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的根本性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在今年6月份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后,一直備受關注。近日,有消息表示,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形成,全國人大常委會已進行了初步審議,該法正在準備進行二審。
與此同時,為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配套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修訂,環保部最新發布了四項土壤污染評估、監測的環保標準。這將填補我國在土壤防治過程中的標準空白,更將促進土壤修復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行業競爭掀起并購大潮
繼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土壤修復產業成為又一個充滿巨大潛力的市場。隨著一系列制度的創新和優化,我國的土壤修復產業逐漸培育出一個龐大的新興產業集群,有望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極。
事實上,目前已有眾多資本和企業紛紛進入該行業尋找發展機會。在市場尚未完全大開之際,以央企及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企業選擇跨界做土壤修復,多家背景雄厚的土壤修復公司由此成立。
有關數據顯示,2014年一年內,全國新增土壤修復企業上千家。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土壤修復行業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登陸新三板、IPO更是不在少數。由此一來,必將推動土壤修復產業重構,諸多中小型企業則傾向于選擇一些技術好或具有先進設備研發能力的大企業,進行業務聯姻。
以博世科購買加拿大RX公司100%股權為例。通過并購RX公司,博世科快速引入國外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復與咨詢領域的先進成熟技術和場地實施經驗,同時借鑒其成熟的業務模式,致力于打造自身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結語
土壤修復行業市場空間不僅在土壤修復上,它也包括監測、修復、評估等領域的整個土壤產業鏈。業內企業在創新改良技術的同時,也應該全方面布局業務產業鏈。屆時,以大資金、全領域、全技術、全國布局為特征的綜合環境修復龍頭有望嶄露頭角。相關機構建議,可重點關注高能環境、永清環保、博世科等標的。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