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在北京發布的新修訂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
關于這則消息,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新國標的具體內容。
新國標主要在充電的安全性和兼容性方面“大寫文章”。在安全性方面,新標準增加了充電接口溫度監控、電子鎖、絕緣監測和泄放電路等功能,細化了直流充電車端接口安全防護措施,明確禁止不安全的充電模式應用。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電接口型式及結構與原有標準兼容,新標準修改了部分觸頭和機械鎖尺寸,但新舊插頭插座能夠相互配合,直流充電接口增加的電子鎖止裝置,不影響新舊產品間的電氣連接,用戶僅需更新通信協議版本,即可實現新供電設備和電動汽車能夠保障基本的充電功能。從這兩個層面來說,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的規范,有利于更好地實現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從而促進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充電樁新標準后天實施 新能源汽車廠商怎么想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新能源汽車廠商如何看待此事。
有數據顯示稱,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的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0億元。但是,這么大一個市場必須要有統一的充電標準,才能夠達到互聯互通的目的。能源行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下稱國標)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永東表示:“電動汽車充電與普通電器設備充電不一樣的就是,除了要外形尺寸一致能接通電源,還需要通訊協議的統一,因為電動汽車充電還有大電流高電壓的直流快充,如果充電設施“不了解”電動汽車的電池狀況,那么就很容易發生危險。”因此,電動汽車充電用接口及通信協議是實現電動汽車安全傳導充電的基本要素。
即插即充、廣泛兼容是充電樁廠商和運營企業的終極目標,新國標注重兼容性,似乎正中廠商下懷。但現實中是否真能“兼容”,目前尚且不能確定。因為現在的車企希望自己的產品體現差異化、個性化,在眾多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到了充電環節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同樣,電動汽車的電池也是千差萬別,有的電壓在400伏左右,有的則高達500伏,也存在著和充電樁的兼容問題。
科陸新能源技術公司副總經理李璞表示:“目前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市場主體多元,需要一方去犧牲自己兼容對方,往往犧牲的一方就是充電樁廠商,但處理不好就會導致惡性循環,彼此之間更加不兼容,進而影響整個充電樁產業的發展。”國內某知名電動汽車企業相關負責人的看法則是,汽車廠家從整車性能的角度出發,需要兼顧車輛的整體使用。例如某一車型在2011年生產時,對應的是一種通信協議,但投放市場兩年后,有用戶反饋這一協議很可能影響到了車輛行駛中其它一些更為關鍵的性能,所以在2013年生產時會對通信協議進行修改,這可能會對充電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此看來,要實現充電設施標準的兼容性,并沒有那么容易。新國標的實施,是繼充電樁基礎建設補貼政策的又一重大利好,但能夠有效的解決充電樁建設中的難題,許多人還持觀望態度。不過我們倒是可以預期,明年一季度各省相關政策將密集出臺,在相關充電政策的密集催化下,預期明年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產業發展有望迎來重大機遇期。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