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中國工業環保與綠色金融論壇”上,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英冀表示,中國工業領域“綠色發展”之路仍任重而道遠。工業綠色發展再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與我國當前工業水平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現狀密不可分。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國正努力追尋國際化低碳發展之路。
據悉,我國工業相關行業能效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其中鋼鐵行業國內平均能效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落后6%左右,建材落后大約10%,而石化化工落后10%至20%。在這種工業能效落后的背景下,綠色發展將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必走之路。
綠色發展 我國工業轉型必走之路
12月28日,工信部舉行了“工業綠色發展圖片展暨華盛綠色工業基金會成立發布會”。發布會上集中展示“十二五”期間工業系統推進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發展的進展情況。工業業綠色發展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領域在節能減排環保建設方面作出巨大成效。但在目前看來,我國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仍突出,綠色轉型任務依然緊迫。
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前四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13.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1%以上,工業節能對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0年下降31.9%,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綱要約束性指標。為實現我國減排目標作出了重大貢獻。
早在2015年5月份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了五大工程,其中一項就是綠色制造工程。本月,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表示,根據《中國制造2025》的相關部署,工信部正在組織編制《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方案》,將鼓勵組織實施傳統制造業專項技術改造,開展綠色低碳產業化的示范,實施重點區域行業清潔水平的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源防治專項。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楊鐵生表示,即將出臺的《綠色制造業工程實施方案》將重點推進四項任務。一是實施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二是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綠色發展;三是推動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示范;四是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2016年已經到來,作為“十三五”規劃起始年份,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已經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工業領域未來發展將以綠色、轉型、融合為主題。《中國制造2025》與《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方案》的提出,有利于我國工業領域全面推進綠色制造,提升節能環保技術,促進工業裝備的改良,加快工業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追上國際低碳環保發展步伐。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