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能源監管局面向市場主體公開征求《廣東電力市場售電公司履約保函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履約保函辦法》)意見,標志著廣東電力市場風險防范機制建設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今年廣東省內簽約用戶的個別售電公司出現了“欠費”行為,即供電局根據交易中心出具的結算憑證向用戶收取電費,按照零售合同盈利部分將返還售電公司,而虧損部分售電公司需補足,個別虧損售電公司卻開始拖欠款項。
“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可根據售電公司信用評價情況,適時建立與售電公司信用掛鉤的銀行保函額度計算公示。也就是說,信用評價體系建立之后,信用好的售電公司所需繳納的保函額度可能獲得相應的“打折優惠”,信用評級低的售電公司則無此待遇。
在《履約保函辦法》起草過程中,充分借鑒了國外成熟電力市場和國內有關省份的做法,堅持力度適當、穩妥起步的原則,充分考慮了廣東電力中長期交易現狀,從適用范圍、執行主體、繳納標準、信息報送與發布、管理要求及監督監管等方面對售電公司履約保函制度進行了明確規定。
《履約保函辦法》要求,在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注冊且參加廣東電力市場交易的售電公司應提供履約保函;參加下一年度市場交易的,應于上一年度11月15日前以銀行履約保函的方式向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提供違約擔保。
《履約保函辦法》規定,銀行保函額度與年售電規模掛鉤,并與國家售電公司準入管理要求相銜接,設定了最低額度。年售電規模在4億千瓦時以下的,按售電公司準入要求的最低資產總額10%即200萬元提供保函。今后,隨著售電公司信用評價工作的逐步完善,銀行保函額度將與售電公司信用掛鉤。
《履約保函辦法》要求,針對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未提供銀行保函或者未足額提供銀行保函以及售電公司未及時足額結算電費、售電公司退出市場等情形,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可以對相關市場主體交易行為采取限制措施,協助做好銀行保函的使用和退還等工作。
《履約保函辦法》規定,要加強銀行保函制度執行過程中的監督與監管。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應以季度為周期,向能源監管機構、政府有關部門報送銀行保函收取及使用情況,
向廣東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通報有關信息。同時,要發揮市場管理委員會市場作用,對履約保函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內部監督;能源監管機構、政府有關部門按職能對履約保函制度執行情況履行監管職責。
《履約保函辦法》的出臺,將有效減少電力交易中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有利于加強交易結算監管,防范欠費風險,促進廣東電力市場長足健康發展。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