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今日發布公告稱,已同意將芯片業務出售給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交易金額約2萬億日元(180億美元),預計將在明年3月31日前完成。
貝恩財團背后的支持者為日本企業以及海外企業,其中也包括東芝自身。東芝稱,還將向芯片業務再投資3505億日元,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和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也正考慮未來向芯片業務投資。
貝恩財團獲得了蘋果公司、戴爾公司的支持。蘋果在扭轉競購走勢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使得勝利的天平偏向了貝恩財團,并計劃為貝恩財團提供資金支持。貝恩財團此前提供的報價為2.1萬億日元(約合190億美元)。
大約三個月前,貝恩財團被東芝選擇為優先競購方,但是出售進程因為訴訟、政府反對以及東芝的猶豫不決而推遲。由私募股權公司KKR、日本產業革新機構以及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牽頭的財團也在競購東芝芯片業務,但東芝選擇了貝恩財團。要想完成這筆交易。東芝可能必須克服合資公司伙伴西部數據的阻礙。
東芝芯片業務的出售過程可謂一波三折。上周,東芝與貝恩財團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爭取在本月底前達成最終協議。但是,這份備忘錄并不妨礙東芝繼續與其他競購者進行磋商。
本周,KKR和日本產業革新機構修改了競購要約,讓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在財團中占據更為重要的地位,計劃支付大約5500億日元(約合49億美元)的初始投資額,高于此前的3000億日元。根據修訂后的提議,東芝日后可以從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和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回購股權。
貝恩財團隨后也修改了要約,尋求從蘋果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知情人士稱,貝恩財團現在希望從蘋果那里獲得大約70億美元資金,高于此前協議中的大約30億美元。目前還不清楚蘋果最終為貝恩財團提供的具體金額。
早在今年2月,就有媒體報道稱,為彌補其美國核電業務的資產減記,東芝準備拍賣其存儲芯片業務。當時蘋果和微軟對該業務感興趣,SK海力士、富士康以及私募基金銀湖也是潛在買家。
4月NHK的報道提到,東芝考慮的一個方案是,在引入外部投資的同時其自身繼續持股,以保證該業務多數股權仍然掌握在美國和日本企業手中,避免來自兩國政府的阻力。
4月初,媒體報道稱,富士康向東芝表示,準備好以最多3萬億日元(270億美元)的代價收購東芝存儲芯片業務。
在4月中旬第一輪競購結束后,東芝將競購者范圍縮小到包括富士康、SK海力士、博通等在內的4家公司。當時富士康給出了高達270億美元的報價,且已請求軟銀提供協助。
隨后,東芝芯片業務的競購變得撲朔迷離。6月底,NHK報道稱,東芝將挑選一只由日本政府牽頭的日本、美國、韓國企業組成的財團來收購公司的半導體業務。
到了8月底,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稱,西部數據正敲定收購東芝內存芯片業務的協議。西部數據和東芝計劃在8月31日之前宣布這項交易,屆時東芝董事會將召開會議。但這也未成為現實。
整個競購過程就是一場典型的“三國殺”:以富士康、西部數據,以及貝恩資本為首的三股勢力打得火熱,不僅出價屢創新高,也拼命用各種手段去卡對手,同時為己方陣營爭取優勢。
其中,貝恩資本并非獨立出資,而是與既有日韓聯盟下的韓國海力士、日本官民基金(INCJ)、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合作通過共同籌資,希望能搶下東芝半導體。
對于東芝來說,它需要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出售芯片交易,否則其股票將被東京證券交易所摘牌。業內人士稱,如果東芝無法在今年8月底或9月初達成出售芯片業務的最終協議,則很難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交易。
到了今日,芯片業務出售終于確定,但來自西部數據的法律威脅仍值得關注。這是因為,東芝與另一芯片制造商閃迪(SanDisk)在日本有一家合資半導體工廠,去年閃迪被西部數據收購,因而這家工廠目前也就屬于東芝和西部數據共同擁有。
因為東芝出售芯片業務也將涉及這家合資工廠,西部數據就發出強烈反對,稱東芝此舉違反了二者之間的合同。
東芝在今日公告中稱,盡管面臨來自西部數據的法律威脅,但仍可以推進芯片業務出售。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