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可見、市場需求可見,中藥飲片發展歷程更好地解讀了創新的重要性。從傳統飲片到配方顆粒飲片,再到破壁飲片,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在證明這技術革新的重要性。2006年至2016年,這十年,中藥飲片銷售規模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領先整個行業的增長。
從2006年-2016年,中國中藥飲片的銷售規模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年復合增長率超26%,高居醫藥工業藥物子行業榜首。2008-2017十年來,國內藥品市場結構有兩大最顯著變化:一是市場增速趨緩;二是從工業規模到單品銷售額都呈現出集中度提高的發展態勢。2016年,醫改進入攻堅期,各項政策進入落地階段,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主營收入的增速也回升到9.9%。具體到國內藥品全終端的市場變化,2008年的市場規模為4835億元,增速18.9%,經過十年發展,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15,773億元,增速5.8%。
各子行業中,營收增長最快的是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化學原料藥、中成藥、制藥設備的增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凈利潤增長最快的是化學原料藥,制藥設備出現負增長。整體來看,醫藥工業營收增速趨穩、盈利能力有所改善,預計未來幾年醫藥行業增速將維持在10%左右,行業分化將延續。
在"醫藥分家"以及"去藥養醫"的大背景下,中藥飲片政策的紅利給予行業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加上新版醫保目錄嚴格限制中藥注射劑,給了中藥飲片行業發展很大的扶持力度。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社會對中醫藥養生的需求也將催生巨大的市場。
從2006年-2016年,中國中藥飲片的銷售規模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年復合增長率超26%,高居醫藥工業藥物子行業榜首。從零售終端來看,得益于破壁飲片品類豐富化,新型飲片最近幾年突然爆發。2016年在零售終端市場的銷售額達到28.50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55.7%,而2015年增長更是高達150.9%。
政策利好可見、市場需求可見,中藥飲片發展歷程更好地解讀了創新的重要性。從傳統飲片到配方顆粒飲片,再到破壁飲片,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在證明這技術革新的重要性。相比于第一二代飲片,第三代破壁飲片運用現代超微粉碎技術,把藥材細胞壁打破,并經成型技術制成極度均勻的細小顆粒狀的新型產品。這種能夠將植物和動物的中藥粉碎到細胞破壁的水平,然后利用專門技術加工成30~100目的粉粒的飲片破壁技術在中藥飲片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新思界醫藥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是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的分水嶺,隨著新醫改關鍵政策進入落地考核、資本改變產業結構力量的增強、技術創新的全面滲透、以及跨界融合速度的提升,未來的產業格局將是全新的、多元化的,在此環境下,產業的野蠻生長已經難以為繼,合規、創新、適應新生態,將是未來的生存之道。十年間中藥飲片平均增速達到26.25%,領先整個行業的增長,創新激發產業升級,中醫藥產業才能走的更遠。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