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齊聚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參加第九次會晤。自此,金磚國家的“金色大船”又駛向了下一個發展十年。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是各國堅守的金磚精神,下一個十年,在能源領域將會有哪些新的發展藍圖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可再生能源技術交流進一步拓展
能源領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金磚國家都是新興發展中國家,在認可化石燃料仍然作為主體能源之一的同時,普遍倡導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如我國目前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供給以及石油供給日益依賴外部進口的基本狀況,正在積極倡導發展新能源;南非作為非洲發達國家,也是能源的消費大國,近年來,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南非煤炭等傳統能源行業的發展愈加不景氣,而以火力發電為主的電力也面臨巨大的危機。
金磚國家可再生能源總量占全球四成,其中我國的可再生能源又占到了金磚國家總量的三分之二,而且比重還在不斷增長。
與此同時,各國還在積極加強可再生能源技術合作,以我國為例,截止目前,我國對33個國家的太陽能和風電進行了超過124項投資。近期,中國兩大核電集團中核集團和中廣核最近披露的消息顯示,作為“國家名片”的核電產業,在海外拓展又有了新進展,其中中核集團有望參與巴西核電項目。
作為承擔金磚國家間的相互結算與貸款業務的新開發銀行也對外稱投資主要關注點一直是可持續發展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這也為各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合作提供了一大支持,金磚國家此次會晤將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打造新的一片發展“藍海”。
能源戰略互補合作將進一步推進
金磚國家中中國、印度和南非是能源進口大國,俄羅斯和巴西則是出口大國,而且彼此在常規、非常規資源及可再生能源開發方面有著很強的互補性。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印度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占到總比例的18.1%、27.9%,而對應的本國石油生產比例只占到能源生產結構中的8.5%、10.2%。反觀俄羅斯,它的石油占到整個本國消費結構的21.4%,生產卻占到了40.8%的比重,三個國家在石油能源生產和消費上就有很大的互補和合作空間。
以我國與俄羅斯的石油貿易為例
俄羅斯的油氣管網相當發達,管線總長度超過22萬公里,年運輸能力達到6000萬立方米以上,但目前俄羅斯主要供應歐洲市場,而作為與俄羅斯共享4300公里邊界的鄰國,向東只有一條原油管道,目前通向中俄天然氣東線的天然氣管道尚在建設,以后如果成立“能源戰略聯盟”的話,兩國將會有更為深入的交流合作。
不僅俄羅斯以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成為能源“王者”,巴西也是南美能源消費大國,且在深水油氣和生物質能源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南非是非洲能源消費大國,清潔煤炭技術世界領先;中國既是能源需求大國也是生產大國,近幾年在常規及非常規油氣開采方面成果顯著……
金磚國家能源安全合作還與“一帶一路”倡議應相輔相成,相信在下一個十年,強化多邊能源合作,勢必能取長補短,為能源貿易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動力。
后附圖表
金磚國家能源生產對比圖
金磚國家能源消費對比圖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