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隨著PLC技術在機電一體化、工業自動化控制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用PLC取代機床傳統的繼電器硬接線控制已成趨勢。歐姆龍小型PLC機體積小、性價比高。雙面鉆削組合機床電氣控制采用PLC技術,不僅簡化了電氣電路,而且使控制更穩定、維護更方便。
2 機床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
在著手PLC設計之前,需要詳細了解雙面鉆削組合機床的丁藝過程和控制要求。雙面鉆削機床用于孔深與孔徑比較大的深孔加工。刀具分別從工件的兩端同時進行鉆削,最后在工件中間位置鉆通。深孔鉆削的特點是排屑困難、不易散熱、刀桿長而剛性差,所以雙面鉆削組合機床常采用行程控制法的分級進給方式,將鉆削的行程分成若干級,每加工一定距離即快退至工件端口外進行排屑和冷卻。其電氣控制系統分析如下:
2.1主電路
機床左右動力頭電動機驅動左右刀具;左右快進電動機通過正反轉驅動左右滑臺快進和快退;左右工進電動機驅動左右滑臺工進;所有電動機均有短路保護、過載保護和失壓保護。
2.2控制要求
組合機床自動鉆削工作流程圖如圖1所示。
滑臺進入工作狀態之前,動力頭電動機應先起動,驅動刀具轉動;
自動控制時,左滑臺在原位、工件夾緊后立即起動;右滑臺在原位延時起動;
滑臺快進轉工進由移動行程開關控制,移動行程開關受控于分級進給的滑動擋鐵;滑臺工進行程則由時間確定;
滑臺快進與快退由快進電動機正反轉實現,所以應有相應的互鎖;
滑臺可進行“快進一工進一快退”自動控制,也可進行手動控制;
滑臺可在刀具停轉后進行點動調整;
左右滑臺可單獨退出,左右動力頭電動機也可單獨退出,以便調整或檢修;
應有避免兩刀具在工件中間位置發生碰撞的措施;
應有過扭退出和故障退出等控制。
3 PLC控制系統設計
3.1 硬件設計
3.1.1 確定輸入/輸出元件
雙面鉆削機床左右兩邊結構基本對稱。其中輸入元件可分為兩方面。①刀具方面:動力頭電動機起停按鈕2個,用于過扭保護的載荷繼電器左右各1個,動力頭電動機單獨退出開關左右各1個;②左右滑臺方面:前進與后退手動按鈕各2個,點動開關各1個,方式控制開關各1個,故障退回按鈕各1個,行程開關各5個,夾緊壓力繼電器1個,單獨退出開關各1個;另有各電動機的熱繼電器6個,共計35個。輸出元件有:控制各電動機的交流接觸器共8個,左右滑動擋鐵復位電磁鐵各1個,左右滑臺快進電動機電磁制動器各1個,共計12個。
3.1.2 PLC機型選擇
通常PLC的是根據機床的輸入、輸出信號的實際需要確定的。不過,為了降低改造成本,節約I/0點數是經常要考慮的因素。因此,對PLC的I/0點數可做如下處理:
(1)輸入元件中的熱繼電器、動力頭電動機和滑臺退出開關的觸點均不接入PLC輸入端,而接入PLC輸出端的接線中,直接控制相應的接觸器線圈;
(2)滑動擋鐵復位用電磁鐵以及電磁制動器為直流24V供電,所以保持原硬接線不變。同時,令控制滑動擋鐵的中間繼電器為一輸出元件連接到PLC。
這樣,輸入點25個,輸出點10個,可選擇30點的歐姆龍CPM2A主機配8點的I/O擴展單元,根據輸出元件的電氣要求,選擇交流繼電器輸出型。
3.1.3外部接線設計
PLC機型確定后,即可進行I/0點的分配及相應的PLC外部接線設計。PLC輸入端的接線簡單,輸入元件均以常開觸點接入。輸出端接線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將卜面提到熱繼電器、動力頭電動機和滑臺退出開關的觸點接入相應的接觸器線圈同路中;二是在PLC外部輸出接線中,仍要有滑臺快進和快退的電氣互鎖,以避免相問短路的發生。
3.2梯形圖設計
3.2.1基于梯形圖的軟件設計思路
設計思路主要有三點:一是先從單邊控制人手,即先進行左邊控制設計,再進行右邊控制設計,然后兩段程序組合在一起;二是每邊控制程序町分為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部分,自動控制過程大致分為刀具起動、分級進給加工、加丁結束退回三個階段。手動控制主要是針對滑臺進行的手動調整;三是運用移位指令SFT實現滑臺自動進給控制。刀具未起動或工件加工結束作為SFT指令的復位信號,使分級進給加工階段停止;而滑臺“快進一工進一快退”的轉換條件作為SFT指令的移位脈沖;滑臺起動的初始條件做為SFT指令的初始輸入數據。
3.2.2左邊控制的梯形圖設計
如上所述,左邊梯形圖程序分為兩部分。即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由方式控制開關進行兩者之間的切換。雙面鉆削組合機床左邊自動控制梯形圖如圖2所示。
手動控制相對簡單,采人手動按鈕信息,由位邏輯指令實現快進電動機正反轉長動控制,包含電氣自鎖、電氣互鎖及機械互鎖環節。如需前進點動,則利用點動開關切斷自鎖回路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手動與自動方式轉換時的復位問題。一般手動和自動的切換由JMP-JME指令實現,當JMP的執行條件由ON變為OFF時,JMP與JME之間的各輸出狀態保持不變,所以在手動方式與自動切換時,要進行復位操作。以免出現錯誤動作。
3.2.3右邊控制的梯形圖設計
右邊控制要求與左邊基本相同,將左邊控制程序內的軟繼電器編號作相應的變動,就得到了右邊控制程序。但要注意兩處明顯的不同:一是左滑臺快進結束后,已在原位的右滑臺開始計時,計時到則右滑臺起動快進,所以正常情況下,左刀具先鉆達目的位,然后退回,以免與右刀具相撞。那么在程序設計中,SFT指令的初始輸人數據修改為定時器的常開觸點,并同時增加相應的定時控制邏輯行;第二,為確保避免兩刀具在中間相撞,當左滑臺加工至終點,壓下左邊終點行程開關SQ4退回時。右滑臺也同時退回。所以,SQ4作為復位信號引入SFT指令,當滑臺退回至工件端口處時,利用微分指令DIFD產生SFT輸人數據和移位脈沖,滑臺可再次進入循環控制。
4 結語
從雙面鉆削機床的PLC程序設計中可以發現。移位指令SFT在實現順序控制中具有一定的編程優勢,尤其是多工位(工步)的控制。另外,如果今后功能的擴展和丁藝的改進,出現PLC的I/O點數不足的情況,可針對程序不同時執行的部分采取分組輸入,組合輸入或者輸入輸出設備不進PLC等常用方式,達到減少I/O點數的目的。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