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機器人是一種能像網絡技術一樣對人類的未來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新技術,擁有改變未來的巨大潛力,有望像計算機設備一樣在未來幾十年內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
政府帶頭 洛陽市全力以赴建設機器人產業
“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形成5萬臺(套)機器人整機制造能力。”“培育形成2個百億元級機器人產業集群和1個千億元級智能裝備產業集群。”
這些目標,出自省政府《關于支持洛陽市建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的意見》。這就不僅僅是洛陽的事,更飽含了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全省人民的期待。
省政府已明確建立由分管副省長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動推進機制,協調解決洛陽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洛陽市也已先行成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機器人及高端裝備產業招商領導小組,建立了市、縣(區)和部門聯動機制,統籌協調機器人項目建設工作,有的工作已經想在先、做在前,取得初步成效。
1【頂層設計】
清理機器人“頭腦”
今后5年至8年,是我國機器人產業的黃金發展期,其中,2015年至2017年,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平均增速將保持在25%以上。
基于對新業態、新趨勢的認識和洛陽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實際,近兩年,洛陽市編制了《洛陽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4年—2020年)》,出臺了《洛陽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制訂了《洛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引進和培育行動方案》,組建了洛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確定了“一基地兩園區”產業發展格局,明確了洛陽市機器人產業發展路線圖。
從總體上看,洛陽市機器人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起步階段,與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產業規模仍然較小,產業格局的形成尚需時日。但是,頭腦已經清醒,共識已經形成,可貴的第一步已經勇敢地邁出去了!
2【產業布局】
舒展機器人“腰身”
以“一基地兩園區”為主導的產業格局已經初具規模。
位于高新區的洛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示范基地,已建成10棟標準化廠房,已落戶新思路電氣、凱盾科技等21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相關企業;位于澗西區的洛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專業園區,已建成4棟花園式辦公樓,中科院自動化所、固高科技、歐辰自動化等28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相關企業已落戶;位于伊濱區的洛陽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專業園區,中信重工高端裝備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
為優化產業布局,引導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聯企業、項目、科研機構、人才、培訓機構等向“一基地兩園區”集聚,洛陽市從市級層面統籌產業發展工作,全市所有待引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項目必須及時上報全市機器人及高端裝備產業招商領導小組辦公室,由領導小組統籌項目落地等事宜。
3【技術創新】
強健機器人“心臟”
事實證明,每一項核心技術的突破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2014年以來,洛陽市相繼給予洛陽德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高速管道外焊機器人研發與應用”等24個重大科技計劃項目2260萬元的資金支持,給予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2個科技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200萬元的資金支持。
洛陽德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種管道內外自動焊接機器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生產該類產品的企業,產品在替代進口產品的同時實現了向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出口。洛陽瑞恒冶金成套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研發成功國內首臺(套)抓取能力最強的重型桁架機器人,成為國內鋁加工行業唯一的2噸以上重型桁架機器人生產商。
同時,洛陽市成立了以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為牽頭單位的洛陽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洛組建薄鋁件自動焊接機器人等8個技術創新團隊,成功轉化中科院自動化所“數字無版印刷技術”等3項成果。
4【資金扶持】
疏通機器人“血脈”
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洛陽市金融系統不遺余力。市金融辦向各縣(市)區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意見》,引導各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機器人生產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還貸周轉金規模有限、需求企業較多的情況下,市金融辦優先安排洛陽沃德福機器人有限公司等企業使用,有效緩解了企業倒貸的資金壓力。目前,已有6家機器人生產企業累計使用洛陽市還貸周轉金12120萬元。
我市在引導機器人生產企業借力資本市場加快發展方面也成果豐碩。目前,在洛陽市30家重點培育的機器人生產企業中,1家在主板上市(洛陽軸研科技股份公司),2家在“新三板”掛牌(洛陽新思路電氣股份公司、洛陽德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智能改造】
增強機器人“動能”
“機器換人”是大勢所趨。近年,洛陽市在勞動強度大、危險程度高和對生產環境潔凈度要求高的沖壓、鍛造、噴涂、焊接、民爆、物流等行業選擇了一批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應用示范推廣工程,開展智能化升級改造。今年以來,洛陽市陸續啟動了總投資15億元的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高性能車用鋰電池及電源系統智能生產線”項目,以及總投資3億元的洛陽雙瑞特裝有限公司“膨脹節、高壓氣瓶智能化改造”項目等7條機器人智能生產線示范項目。
6【培育企業】
鼓勵機器人“生二胎”
洛陽市建立了重點培育企業動態管理庫,計劃用2年到3年時間培育30家本地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及生產企業,努力形成龍頭企業引領、中型企業支撐、中小企業快速提升跟進、產業集聚的發展格局。同時,鼓勵企業、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國內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相關行業技術標準制定等工作,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目前,市工信委正在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對30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重點培育企業進行動態調整,名單將于近期公布。
7【項目落地】
壯大機器人“家族”
近兩年,洛陽市已有凱盾洛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機器人研發生產、興業智造科技(洛陽)產業化基地、河南帝辛機器人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設備研究院等20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項目簽約落地,中信重工高端電液智能控制產業基地等一大批智能裝備升級項目正在加快實施。
下一步,洛陽市將重點實施總投資3.3億元的一拖集團“現代農業裝備駕駛室自動化工廠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的中信重工“年產500臺(套)礦山煤礦工業專用特種機器人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的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年產3000臺(套)智能機器人及機器人平臺項目”等。
8【服務企業】
當好機器人“保姆”
市工信委是洛陽市抓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牽頭單位。省政府《關于支持洛陽市建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的意見》里,凝聚著許多市工信委同志的心血。
市工信委黨組成員、信息化辦公室主任葉惠玲說,他們已經把一個個機器人企業當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來交往、來服務,竭盡全力當好機器人企業的“保姆”“伙計”。
為落實好洛陽市現有扶持政策,市工信委的同志積極跑腿幫辦,為洛陽大學科技園建設有限公司“智能裝備和工業機器人產業云”等18個項目爭取到1974.99萬元的資金支持。
為爭取上級政策扶持,市工信委反復溝通協調,推薦總投資4.2億元的“高性能車用鋰電池及電源系統智能生產線”項目,最終通過工信部評審,獲得國家智能制造專項支持資金約9000萬元,目前,首批支持資金3000萬元已撥付到位。另外,市工信委推薦的中信重工“5米敞開式硬巖掘進機”等8家企業的產品,被省工信委認定為“河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洛陽市入選企業占全部認定企業總數的27.5%,位居全省第一。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