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指導,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承辦的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理事會及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12月22日在京召開。
會議推舉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明擔任協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徐明擔任協會秘書長,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主任舒振杰擔任協會執行秘書長。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所長梁麗濤向協會捐贈5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
行業標準相對滯后行業標準相對滯后
工信部裝備司調研員石靖敏表示,中國無人機產業發展非常快,目前,中國消費類無人機在全球市場占比很高。然而,一方面是無人機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一方面是國家法律法規、標準相對滯后,亟待完善。
任何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標準的引領和規范,我國無人機系統產業急需標準提升企業競爭力、打造高效產業鏈、規范市場秩序。石靖敏說,行業的自律和規范是非常重要的,無人機作為航空器的一類,其法律法規和標準需要在航空器的基礎上延伸和發展。希望企事業單位聯合起來,制定團體標準。
構建團體標準體系構建團體標準體系
與會專家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目前,國內的標準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每類標準側重點不同。國家標準應是強制性的,是產業的底線,關注的是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環保、有效監管等方面的標準;行業標準樹立行業門檻和標桿,關注的是行業準入、研制生產、認證貿易、運營使用的標準;團體標準貼近市場,是市場選擇的事實標準,重點實施品牌認證標準、采購認證標準,提升成員品牌影響力,促進資源融合,打造高效產業鏈;企業標準促進技術創新,是企業走向正規化的根本之源,代表著企業的崇高追求,重點關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競爭力的技術標準。
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是由國內從事無人機系統領域技術開發、產品制造、運營等企事業單位及高等院校、社會團體自愿組成的,開展無人機系統領域標準化活動的行業性、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協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制定引領支撐無人機產業發展的先進標準,構建我國無人機系統團體標準體系,把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推向世界。協會采用單位會員制,廣泛吸收優秀的無人機系統科研、技術開發、產品制造企業、運營企業、高等院校、社團組織等參加。
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作為我國航空器標準化專業研究機構,針對當前無人機標準化工作滯后于行業發展,標準無法滿足無人機監管需求、標準體系規劃尚未完成、各類各級標準嚴重缺失、標準不夠貼近市場等現狀,發起并組織籌建了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
“301所組織制定了很多標準,牽頭制定無人機標準是非常恰當的。”石靖敏說,希望協會可以提出行業標準制定的需求,同時,為行業、國家標準制定提供支持,為無人機行業走向世界提供支持,推動行業自律及健康有序發展。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鑒于當前正處于我國社會團體登記備案相關政策調整期,本次會議確定的主題為“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理事會及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明確了理事會及技術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同時發布了兩項基礎性標準。會議由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徐明主持。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