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實錄
環境保護部9月1日上午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2017 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全力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是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切實改善環境質量,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推動經濟結構加快轉型升級,環境保護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能源局等十部門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六省市人民政府,決定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攻堅行動堅持問題導向,把穩固“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成果和高架源穩定達標排放作為堅守陣地,把壓煤減排、提標改造、錯峰生產作為主攻方向,把重污染天氣妥善應對作為重要突破口,加強聯防聯控,嚴格執法監管,強化督察問責,加強信息公開,動員全民共同應對重污染天氣。實施范圍包括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主要目標是:全面完成《大氣十條》考核指標。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3 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
為了確保實現攻堅行動目標,環境保護部等十部門和六省市制定了攻堅行動總體方案,提出了11方面32項重點工作任務,和9項保障措施。同時,制定出臺了強化督查、巡查、專項督察、量化問責、信息公開和宣傳等六個配套方案,對攻堅行動作出系統部署,打出一套“組合拳”,建立長效機制,以釘釘子的精神推進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切實打好藍天保衛戰。昨天,李干杰部長主持召開了貫徹落實攻堅行動方案工作座談會,對攻堅行動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
下面,請大家提問。
人民日報:最近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認為火電廠濕法脫硫加劇了重污染天氣過程。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劉炳江: 濕法脫硫我說三段話,我也看到了,現在中國的脫硫質疑聲從來沒斷過,這次質疑脫硫的聲音傳播的比較廣,涉及的人比較多,我們都看到了,我說的第一段話是現在濕法脫硫是燃煤電廠脫硫的主要技術,世界各國環保工程師和科學家,經過40多年研發應用升級的一個共同的選擇,日本濕法脫硫占98%,美國占92%,德國占90%,中國占91%,世界平均占85%,濕法脫硫和干法脫硫有不同的領域,大型燃煤機組基本都采用濕法脫硫,小型的,五萬千瓦以下的采用的干法,因為要求比較低,這是一。這個聲音出來以后,我們和德國的同行和美國的同行進行了咨詢,他們給我的答復說不可理解,這是我說的第一段話。
第二段話什么觀點大家要靠數據說話,我說中國的脫硫質疑聲沒斷過,2012年關于燃煤電廠脫硫中三氧化碳排放問題,濕煙氣的問題,在不同的質疑中,在不同的刊物,不同的雜志上都有,從2012年開始,我們已經安排了進行測試,出現任何問題我們都跟蹤,所以上百臺機組的測試結果,可以明確告訴你,關于三氧化硫,國家超低排放已經達到60%以上,京津冀基本干完了,東部基本干完了,三氧化硫現在濃度不會超過10個毫克,平均只有幾毫克,相當于二氧化硫的1/10,這點的量,完全可以忽略。關于可溶鹽的問題,大家說環保部門測算,一萬噸,相對于全國一年千萬噸的二氧化硫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關于濕煙氣的問題,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濕法脫硫的問題,干法脫硫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同的濕法脫硫,排放溫度是50多度,干法脫硫如果也按50多度排放,也是白煙滾滾,一樣,濕法水蒸氣的量比干法多10%,有人說治霾,應該進行加熱,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加熱肉眼看到蒸汽,看到看不到水蒸氣的絕對排放量都在那,這是很關鍵的觀點,治霾,科學家算的非常清楚,大自然水蒸汽的量很大,跟他相比,濕煙氣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是我說的第二段話。
第三段話中國電力的環保公司非常憤怒,靠拼湊一些數據,用干法否定濕法,這是不科學,中國的電力環保工程師已經開發世界最先進的超低排放,中國煤電二氧化硫濃度現在降到幾十毫克,二三十個毫克,是世界上最好的水平,他們都感到自豪,感到很委屈,我今天的話我估計對他們是溫暖。所以中國電力聯合會準備在19號召開,包括國企主流的環保工程師,德國的或者美國的同行都請過來,歡迎不同觀點的人前去爭論,這是我說的三段話。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