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格凌實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均保持持續穩定增長態勢。
大投入帶來智能化
一走進澤國文昌高新產業園區的格凌新廠房,一臺40余米長的大型設備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這臺名為FMS柔性生產線的“大家伙”,是一整套的臥式加工中心,價值2000多萬元,從日本漂洋過海到此,為格凌實業新品研發立下“汗馬功勞”。
“這臺設備里面共有40個加工平臺,有些情況下1個平臺能同時加工2種~3種零部件,全部開工的話整臺設備能同時加工50余個品種的零部件?!惫矩撠熑岁惤▊ソ榻B說,這其中包含了800把刀具,對應800種不同的工藝。
這套設備相當“智能”,只需在夜里將材料放置妥當,并設定好程序,一整夜都不需要人管,第二天早晨便會有成品出來,且生產出來的產品可靠性更高,對于新產品研發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臥式加工中心正對面是一個幾十平方米的狹小房間,卻是格凌實業的一個“心臟”。里面的設備從德國進口,使得格凌實業具備了比以往更強的逆向研究能力,也就是直接購買世界上領先的產品進行材料、尺寸、工藝的分析,并取其精華加以利用。
同時,這些先進的設備都將實現無人化操作,并統一由一個終端進行控制?!澳壳埃覀冋cIBM合作,投資1000萬元推進信息化建設,第一步就是實施三維虛擬化及云平臺建設,接下來實施SAP軟件(一款德國軟件,主要用于銷售管理、生產計劃、采購和庫存、財務管理),而整個控制中心則設在上海,由上海的專家團隊進行遠程研發設計和修改完善,從而實現研發設計、生產工藝、產品質量追溯等各個環節的全方位廠聯網?!痹陉惤▊サ拿枥L下,一個“物聯網智慧工廠”便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機器換人”,更可控
在格凌實業的規劃中,文昌高新產業園的廠區將專注于小批量、多品種的新產品研發,更大的生產基地將設置在東部產業集聚區占地120畝的工廠內,等到明年6月份正式投產后,格凌實業將形成年產2萬臺旋渦式氣泵和15萬臺齒輪減速機的生產能力。
新廠區,新氣象。擺放在文昌高新產業園廠房內的設備自然全部都是新定制的,比如定子繞線流水線,原先會有油液往地上滴的液壓泵換成了絲杠,并采用伺服電機驅動,地面一下子清潔了起來。
“采用這套新的流水線,在保持原有生產效率的同時,可以減少一半的人工?!标惤▊ケ硎?,新設備的投入雖然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但是可以大幅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環境的舒適度。與此同時,也能減少對一線技術工人的依賴。陳建偉認為,在今后招人越來越難的發展趨勢下,設備的重要性將愈發凸顯,管人不如管設備,請技術工人不如買好設備。在達到一定程度后,“機器換人”必然能降低企業成本。
事實上,格凌實業的產品廣泛運用于醫藥、氣體輸送等行業,企業自身的要求就是用特殊改造過的符合需求的設備以追求產品更高的可靠性和精度,而并非單純為了降低成本。“若只是為了降低成本,那么說明別人也可以復制這一模式,企業競爭力就會逐漸喪失。”陳建偉說,盡管成本降低有限,但是產品附加值增加后,利潤便會水漲船高。而對于企業來說,賺取利潤其實就是最終目的。
理念引領發展
與陳建偉聊過多次,有談企業技改,有談人才培養,甚至連辦公室、廚房裝修都詳細地探討了一下,給我的印象是,這是個做事很細致、很有想法的人。
在六七年時間里,格凌實業在溫嶺眾多企業中“異軍突起”,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一舉躍上市重點工業企業排名第14位,其“風光”的表面背后自然有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艱辛。不過我想,格凌實業的成功應該是必然的,只因為陳建偉是個有“高效管理理念”的人。
比如在廠房建設方面,他的想法就與大多數人不同。當大家都在追求更高樓層的廠房時,格凌實業位于文昌高新產業園的新廠房除了辦公區域,只有一層。而在這一層的空間里,陳建偉花了很大的心思在地面的建設上,為的是讓車間內的地面能承受每平方米5噸的重量,這樣只需要將貨物往高處堆疊上去,便能充分利用空間優勢。他認為,這樣的格局不僅在管理上可以一目了然,從車間的一個角落能看到另一個角落的情況,同時在消除消防安全隱患方面,也有著先天優勢。
當然,作為“物聯網智慧工廠”的核心,數據中心才是格凌實業的“大腦”。所有人的電腦都通過一臺轉換器連接到服務器上,也就是大家共同的主機,所以每個人的電腦都只有一臺顯示器。這可比每個人單獨買一臺主機貴得多了。
事實上,有些時候企業不能只講究減少成本,有些成本節省之后反而會增加一些隱性的成本,得不償失。陳建偉說,企業想要持續發展,就要投入大成本,換來產品的高附加值。當一切都步上正軌,企業便會源源不斷地創造出更多的利潤。正如在當前市場形勢較往年不甚明朗的時候,格凌實業依然能保持訂單的穩步增長,同時年產值也在持續增長。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