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動機高壓壓氣機盤、渦輪盤等零件,屬于發動機中高速旋轉的關鍵部件,零件的結構、形狀較為復雜,尺寸精度與技術條件要求較嚴,材料多為強度高、硬度高的切削性能較差的高溫合金材料,加工過程中零件的余量較大,按傳統工藝進行加工,效率較低,影響零件的周轉與交付進度。選取陶瓷刀具,采用數控加工工藝進行零件的粗加工、半精車加工工作,能夠達到提高零件加工效率與加工質量的目的。通過梳理盤類零件的工藝規程,篩選、確定以某型號發動機九級輪盤作為典型零件,開展陶瓷刀具高效加工研究、攻關,從而帶動盤類零件整體制造技術的提升。該零件特點是,形狀較為復雜,零件的加工精度較高,材料為鎳基高溫合金,在發動機盤類零件中具有代表性。通過采用高性能陶瓷刀具實施高效數控加工,對于批量生產的零件,能夠大大減少加工時間并提高質量,解決制約生產的難題。本文主要闡述了應用數控車設備,選擇適用的陶瓷刀具,進行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以及切削加工參數的摸索、驗證,成功實現九級輪盤零件采用陶瓷刀具高效數控加工的工藝過程。
九級輪盤是某航空發動機的關重部件,在高溫、高壓、高轉速的惡劣環境條件下工作;選用材料均為GH4169,在切削加工時,切削負荷重,切削溫度高,加工硬化現象嚴重,切削加工性能低。本文主要針對零件粗車加工、半精車加工不同過程,開展陶瓷刀具的高效加工應用研究,著力解決制約生產過程的關鍵問題,推動航空盤類零件制造技術水平的提升。
1 研究目標
依據選定的典型零件,針對零件各自的特點開展研究。
九級輪盤受模鍛造技術限制,毛料尺寸較大,且零件存在一處深70mm,寬35mm的深腔結構(圖1所示),傳統的加工工藝是采用普通車床進行加工,用焊接車刀進行粗開槽及半精加工,不僅加工時間長、效率低,而且刀具消耗也很大,且深腔部位加工質量不穩定,經常造成加工不到位、表面光度差等問題,零件返修率據高不下。陶瓷刀具應用研究以提高粗車、半精車加工質量及效率為主。
2 刀具方案
典型零件為鎳基高溫合金GH4169材料。在切削加工時,切削負荷重,單位切削力可比中碳鋼高50%;切削溫度高,在相同的切削條件下,切削溫度約為45鋼的1.5-2倍;刀具磨損劇烈,刀具壽命明顯下降,在高切削溫度(750-1000℃)下,刀具產生嚴重的擴散磨損和氧化磨損;加工硬化現象嚴重,已加工表面的硬化程度可達200%-500%。因此高溫合金的可切削加工性能低,車加工比較困難。
陶瓷刀片與硬質合金刀片相比,可承受2000℃的高溫,更具有高溫化學穩定性,可高速切削,但其缺點是陶瓷刀片的強度和軔性很低,容易破碎。陶瓷刀片耐高溫,對高溫高速切削更有利,由于陶瓷熱導率低,高溫只在刀尖,高速切削所產生的熱量都隨屑帶走。采用陶瓷刀具進行加工,零件高速旋轉,零件切削處材料紅熱、軟化,刀具去除材料效率較高,因此,經過項目團隊認真分析,決定采用陶瓷材料刀具進行加工。
計算機輔助仿真驗證
由于零件可見性差,并且零件切削速度較高,為了保證加工安全性,驗證數控程序走刀軌跡的正確行,檢查零件與刀具的干涉情況,加工前在計算機上使用仿真軟件,進行輔助加工仿真驗證,降低加工風險。
加工試驗研究
(1) 零件加工參數選擇
(2) 零件加工試驗
九級輪盤首先選擇在試驗件上進行加工試驗,按照工步卡確定的加工步驟,依次進行,通過試件加工,一方面進一步校驗程序正確性,另一方面檢驗刀具的切削壽命以及干涉情況。試件加工結束后,對零件相關尺寸進行測量,加工質量滿足工藝規定要求, “讓刀”現象較輕,零件光度與傳統加工工藝相比較有了較大的改觀。將試驗件的加工結果用于真件的加工,加工的質量較為穩定,零件的變形量得到了控制,表面質量得到了提升,加工的效率大幅提高。
(3)結果與分析
通過零件的試驗與研究,對陶瓷刀具的加工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選用陶瓷刀具對該GH4169材料進行,刀具選擇較為適用,安排加工路線的正確、可行,切削參數的設定合理,對減小零件加工變形也有了一定的控制措施,零件加工質量得到了保證。
按照試驗、攻關的結果,陶瓷刀具在批產加工中進行了應用,加工效率明顯提高,九級輪盤單臺切削時間減少了近8小時,極大地緩解了數控立車的生產壓力,加快了零件的周轉速度。
通過跟蹤零件的加工,對加工過程不斷的完善,將數控程序進行整理、優化、存檔,編制了標準化操作說明書,用于指導操作者規范加工,零件的加工質量更加穩定。
結語
通過對九級輪盤典型盤類零件進行試驗研究,應用陶瓷刀具進行高效加工的研究,制定的工藝路線正確可行,選定的陶瓷刀具、加工參數合理,加工的效果較好,達到了預期制定的目標。
隨著數控設備的逐漸普及和加工能力的不斷提高,高性能陶瓷刀具在盤類零件的加工中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制造技術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全面完成公司不斷增加批產任務,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