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器作為信息存儲的載體,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PC及各類智能終端產品中,在半導體產品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該市場今年以來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就是缺貨漲價,由缺貨導致的漲價已經困擾了存儲器芯片市場許久,甚至下游的智能手機產品也受到波及隨之提價。
不過這一情況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緩解,市場龍頭企業三星已宣布擴建西安生產線,且東芝芯片業務出售案也終于塵埃落定,這些或成為處于“漲漲漲”狀態的存儲器市場歸于平靜的加速者。為何說三星和東芝此番動作或有非凡意義呢?我們先來看看存儲器芯片的構成和主要玩家,以便看清三星和東芝在該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
DRAM、NAND Flash、Nor Flash是主流的存儲器產品,DRAM屬于斷電后存儲器內的信息就流失的易失性類,該市場基本被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所壟斷;NAND Flash、Nor Flash屬于斷電后存儲器內信息還會存在的非易失性類,其中NAND Flash也是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三星、SK海力士、東芝、美光、閃迪(被西部數據收購)、英特爾六家公司幾乎瓜分了該市場;相對來說,市場較小的Nor Flash分散度大一點。
三星和東芝作為存儲器市場上數一數二的廠商,此番一家擴產一家出售業務,后續將對于市場產生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尤其東芝芯片業務的出售對象包括已經拿下了閃迪的西部數據。
“壕”三星 70億美元擴產西安廠
近日,三星宣布計劃未來三年投資70億美元(約為463億元人民幣)擴大旗下中國西安工廠的NAND Flash芯片產能。公司在文件中表示,這筆預期投資中的23億美元已在周一獲得管理委員會的批準。另外,報道稱新建生產線將全部用于制造V-NAND(垂直閃存)。
據了解,三星于2012年宣布在西安建設閃存芯片工廠,一期投資70億美元,2014年建成生產線,目前開工率100%。此外,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2013年和2015年曾先后兩次增資擴股,投資總額增加至105億美元,注冊資本增加至35億美元,增資部分則是用于12英寸閃存芯片擴產。
三星在存儲器芯片領域毋庸置疑是領跑者,今年第二季更是憑借其在存儲器芯片領域的深厚功底超越英特爾正式成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作為存儲器芯片漲價的獲益者,三星旗下半導體業務在第二季實現158億美元營收和72億美元盈利,超越了英特爾148億美元營收和38億美元盈利,英特爾保持了24年的世界第一位置宣告易主,而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存儲器芯片。
中國是消費電子大國,個人所擁有的終端產品數量將隨國民生活水平提升而增加,對于半導體芯片的需求巨大,眾多國際大廠紛紛選擇到中國建廠以便獲得競爭優勢。而三星此次擴充產能或將對正努力實現自主替代的國內存儲器芯片廠商造成壓力。
東芝芯片業務能否順利“嫁”西部數據?
說完了在NAND Flash芯片占據第一名的三星,我們來說說第二名東芝。不同于三星的風光,東芝這幾年過的并不稱心如意,由于投資美國西屋電氣失利,迫使東芝不得不出售旗下優質資產閃存芯片業務用來自救。但此次出售也是一波三折劇情相當的“反套路”,最終花落西部數據所在財團不知讓多少關注者意外。
自東芝打算出售閃存芯片業務以來,西部數據就是很活躍的競購方,早前東芝曾計劃將芯片業務出售給SK海力士所在的“日美韓聯盟”時,西部數據還曾發出過反對聲音,雙方因出售案發生的分歧之大甚至已訴諸法院。此外,東芝8月初還因未能達成一致而獨自投資芯片業務建設生產線。沒想到劇情峰回路轉,東芝與西部數據所在的財團達成協議,將以174億美元價格出售芯片業務。據悉,除西部數據外,日本開發銀行、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KKR都是此次收購聯合體的成員。
出售案結局看似已定,西部數據所在財團如愿獲得東芝芯片業務,但消息人士透露,雙方目前還有許多分歧待解決,且還要考慮到中國《反壟斷法》的影響,否則可能會拉長審查時間。如去年東芝向佳能出售醫療系統公司時,中國方面的審查花了9個月,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的審查時間則是3個月,而此次涉及到半導體業務的出售案審查想必非常嚴格。此外,還有消息稱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領銜的財團為東芝芯片業務開出了182億美元的競購價,而這其中還包含了蘋果公司部分。
西部數據在此之前已經拿下了閃存領域的重量級廠商閃迪,此次所在財團與東芝達成協議,在閃存芯片和固態硬盤崛起的當下,將成為西部數據守住自己硬盤之王地位的有利條件,只是不知道能否搶過出價更高的貝恩資本領銜的財團。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