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模具是工業生產的主要工藝裝備。CAD/CAM技術應用在產品設計。尤其是模具設計中更為廣泛,UG是在模具設計與加工中廣泛應用的CAD/CAM軟件.為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了強大的應用工具,包括產品設計、工程分析、繪制工程圖、模具設計以及數控編程加工等。
UG軟件的注塑模模塊Moldwizard模塊。只需設計出產品的3D模型.就能設計與產品參數相關的三維實體模具和模具工程圖。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模具的復雜的型芯或型腔加工方面,利用UG軟件提供的UG/CAM模塊??赏瓿善矫驺姟⑿颓汇姾鸵幎ㄝS曲面輪廓銑等數控編程。以數碼相機前蓋為例.探討模具CAD/CAM一體化應用。使模具在設計的同時,就可進行制造階段相應的數控編程工作.縮短模具制造周期。
1 基于UG/Moldwizard的注塑模具設計
1.1 產品的工藝分析
本塑料件為數碼相機前蓋,三維結構如圖1所示。產品的材料為PPO,厚度為2 mm,產品的要求是強度高、耐腐蝕和摩擦,并且要求產品的表面光滑,容易清潔處理。產品的側面有形狀,為了保證該零件的成型,采用側面抽芯機構。產品的生產批量為大批量生產,外形尺寸較小,采用一模四腔的模具結構。
1.2 模具設計準備過程
在UGNX的注塑模向導模塊下,利用【項目初始化】命令將數碼相機前蓋的三維模型加載到UG工作環境中,根據相機前蓋的結構特點和尺寸精度要求,設置收縮率為1.010,系統經過自動計算并調入模型。然后定義模具坐標系,通過移動及旋轉產品坐標系調整到與模具坐標系相同的位置,開模方向為Z軸的正方向,同時也是頂出方向,鎖定模具坐標系,完成模具坐標系的設置。根據制件外形尺寸和模具壁厚來完成工件尺寸的設置。零件的外形尺寸較小,生產批量大,采用多型腔設計,可采用一模四腔的模具結構。修補實體為產品模型的內部開口部分創建分型面和實體,因塑件的內部結構較復雜,塑件存在通孔和碰撞面,需要進行修補,才能保證順利分型。
1.3 分型設計
分型面是模具型腔分開以便取出制品來分離的接觸表面,目的是便于將工件從密閉的模具型腔內取出,并實現嵌件或澆注系統凝料的取出,從而形成模具的型腔和型芯部件。分型設計是注塑模設計的關鍵,包括分型線設計、分型面設計和創建模具的型芯和型腔等步驟。
1.3.1 建立分型線
分型線可采用自動或手工2種方式完成。在制件設計時做好了拔模斜度,使用“分型線管理器”,自動完成分型線的收縮,分型線如圖2所示。
圖2分型線效果圈
1.3.2 創建分型面
Moldwizard提供的創建分型面的方式有拉深、掃描和有界平面等,由于圖2所示的分型線不在同一平面上,需要定義過渡點將分型線劃分成更小的分型段,然后把各分型段以不同的方向拉深成分型面,繼續利用拉深和有界平面進行拉深分型面,最終得到的分型面如圖3所示。
1.3.3 創建型芯和型腔
分型面創建完后,采用“抽取區域”功能,必須保證提取面的總數等于型腔面和型芯面的個數總和。利用創建型腔和型芯功能來完成型芯和型腔結構,其結構如圖4和圖5所示。
1.4 后續處理
一套完整的注塑模具還需要模架做支撐,需要澆注系統來完成注射過程,頂出機構實現將塑件頂出模具型腔,需要側抽芯機構完成側面形狀成型,其所有零件可以通過調用模架和標準件來實現。本模具設計包括添加模架、標準件、滑塊、澆注系統和冷卻系統設計等。2 模具數控加工
使用UG對型芯進行計算機輔助加工,這一過程與前面CAD部分有機結合,是CAD/CAM系統的關鍵環節。根據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和加工條件進行分-析,確定其加工工序為:型芯粗加工-型芯側面精加工-型芯外分型面精加工-固定軸曲面輪廓銑。
2.1 型芯加工工藝分析
加工工藝的制定從根本上決定了數控程序質量。加工工藝分析和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毛坯工件的選擇、加工區域的確定、工藝路線的擬定、加工刀具的選擇、走刀路線和切削用量的確定等。型腔毛坯六面平整,尺寸為130 mm*160 mm*35 mm,材料為45鋼。
2.2 刀具軌跡生成過程
(4)分別創建加工操作
(5)進行型芯精加工,型芯的高精加工如圖12所示
(6)仿真加工,所有的刀具軌跡生成完后,進行數控模擬仿真,。
2.3 后置處理生成數控代碼及程序輸出
后置處理是將生成的加工程序或刀具軌跡進行處理,生成機床能識別的標準代碼文件。通過計算機模擬數控加工,確認符合實際加工要求時,最后,將后處理之后的程序傳入特定數控機床完成數控加工。
3 結論
以UG/Moldwizard和UG/CAM模塊為平臺,完成了數碼相機前蓋注塑模具的設計和模具型芯的數控編程加工,縮短了模具研發時間,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