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實際中,經常遇到由圓至方的過渡問題,即天圓地方。如管路的連接部分、喂人斗、波導管等。此類零件在普通設備中很難加T。而使用數控機床進行加工相對簡單,此類零件程序的編制用普通程序很難實現,現有方法主要依靠CAD/CAM軟件自動編程和宏程序來實現。
宏程序是用戶提高數控機床性能的一種特殊功能,簡單地說,就是用公式來編制加工程序。用戶宏程序與普通程序的區別:在用戶宏程序本體中,能使用變量,可以給變量賦值,變量間可以運算,程序可以跳轉:而普通程序巾,只能指定常量,常量之間不能運算,程序只能順序執行,不能跳轉,因此功能是固定的,不能變化。宏程序相對于CAD/CAM自動編程,不需要購買昂貴的軟件并且程序短小。因此在相類似工件的加工中巧用宏程序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以通信用波導管天圓地方外輪廓加工為例進行闡述。
1 工藝分析
采用一夾一頂裝夾方式,用Φ4鍵槽銑刀進行銑削加工。分別讓C軸相對旋轉90°,分4個面進行加工;每個面的z方向分成若十層,逐層進行加工;程序原點設在工件左端面中心,如圖3所示,另外為防止產生過切,每層的加工采取改變刀位點,分別從2個方向進刀,先以刀具右刀沿南低到高加工出當前面的左半部分輪廓,其走刀軌跡如圖4所示,再以刀具左刀沿由低到高加工出當前面的右半部分輪廓。
現以C軸在0°位置為例,用基于三菱公司的MELDAS65S的T65n2數控系統。進行編程,程序如下:
加工其他3個面時.只需改變程序中C軸角度、基方邊、初始角、終止角的數值即可,各數值對應關系。
3 結束
對于此類零件,利用數控機床自帶宏程序功能可編制出相應宏程序,并很好地在數控設備上進行加工。但宏程序的編制與編程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密切關系。宏程序要求編程人員除掌握宏程序的基本編程指令外,還要求編程人員能夠建立零件走刀過程的數學模型及建立相應的數學關系表達式等,但這種編程方式可解決普通程序無法解決的難題,并且程序精煉,還不依靠任何軟件。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