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Pro/E是一個全方位的CAD/CAM/CAE一體化的軟件,提供了數控加工模塊Pro/NC,運用該模塊可進行模具各零件的CAM,通過對加工模型、工件、刀具、機床及加工參數等進行合理的設置,經Pro/NC處理為刀位數據文件;通過模擬加工,檢測加工中的誤差、干涉及過切等問題,設計出合理的制造流程文件;通過Pro/NC后置處理模塊,生成能驅動數控機床加工的數控代碼,從而完成零件的數控加工過程。
本文使用Pro/E數控加工模塊Pro/NC對晾衣叉的模具型腔進行了數控銑削模擬仿真加工。
1 Pro/E的數控加工流程
Pro/E的NC模塊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加工制造模塊,操作流程與實際加工的思維邏輯相似。
2 Pro/E模具CAM實例
以圖1晾衣叉凹模“Clothes fork-down part“為例,來說明創建一個完整的模具數控銑削的NC程序的一般流程。
2.1 新建制造文件
單擊【文件】→【新建】→【制造】→【NC組件】,新建名為“clothesfork”的制造文件。
2.2 創建制造模型
制造模型是由參照模型和工件裝配一起組合而成的。參照模型是設計NC加工的樣本,而工件是要被切削的毛坯,加入工件的目的是隨著加工過程的進行,可以模擬對工件材料的去除。在加工結束時,工件的幾何特征應與參照模型一致。
(1)加入參照模型
參照模型是所有NC加工操作的基礎,可以是零件(*.prt),也可以是組件文件(*.asm)。可以從NC模板外調入,也可以在NC模板中創建。本例是直接加載晾衣叉的凹模零件,單擊【制造】→【裝配】→【參照模型】,加載“clothesfork-down.prt”作為參照模型。
(2)加入工件
單擊【制造】→【制造模型】→【創建】→【工件】命令,在信息欄中輸入文件名“clothesfork-work-piece”,單擊【特征類】→【實體】→【伸出項】,創建工件模型。
2.3 制造設置
制造設置是NC加工設計的重要部分。包括操作名稱、NC機床、夾具設置、刀具、加工零點以及退刀曲面等。 2.4 加工工藝
加工工藝路線設計順序:體積塊銑削、局部銑削、曲面銑削。加工設置順序是設置加工刀具和參數,選擇加工曲面,演示刀具軌跡,再NC檢測,最后切材料。
體積塊銑削主要適用于零件的粗加丁,切除用戶自定義的體積塊范圍內的材料獲得成形工件,在加工過程中,根據用戶設定的體積塊與切削層參數,系統進行自動分層,選直徑為10mm,圓角為2mm的端面銑刀。局部銑削用于在已經完成的NC工序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加工,起到清理模具型腔轉角處及底部余量的作用,選直徑為6mm,圓角為2mm的端面銑刀。曲面銑削能夠實現復雜的曲面的加工,生成較復雜的刀路以滿足加工精度。
2.5 加工仿真NC序列設置完成后,選擇【演永軌跡】,系統自動生成刀具路徑。經過觀察屏幕演示,檢查刀具路徑是否正確,是否發生干涉、欠切、過切,完成NC序列。
2.6 后置處理
后置處理程序的功能是根據主程序產生的刀位數據文件和機床特性信息.將處理成相應的數控系統能夠接受的控制指令代碼文件。選擇【制造】菜單里的【CL數據】,創建后綴名為“.ncl”的刀位數據文件(Clothesfork.ncl),然后將CL數據文件轉化為后綴名為“.tap”的后置處理文件(Clothesfork.tap),即NC程序。通過RS232數據接口將NC程序上傳給數控機床,可以自動完成模具型腔的數控銑削加工。
2.7 處理管理器
利用NC制造主界面中的【制造工藝表】可導出加工工藝的詳細內容,以便指導生產工藝過程。
3 結語
利用Pro/E中的NC功能模塊,采用多工序銑削的加工方法實現了“晾衣叉”零件的凹模的數控銑削的仿真加工。Pro/NC模塊解決了以往手工編程無法解決的復雜模具曲面加工的編程問題,通過模擬仿真加工,將問題發現于正式生產前,大大縮短了模具的開發和制造周期,降低了模具設計與制造的成本,實現了產品的全相關設計與制造一體化。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