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一項刷新火電節能世界紀錄、打破我國電廠百年傳統設計格局的革命性技術,落地安徽淮北平山電廠,以該技術為載體的世界燃煤發電綠色標桿——135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8月23日在烈山區平山村開工建設。
據市發改委負責人透露,我國已陸續停建30座燃煤電廠。如此嚴管火電的大背景下,平山電廠二期項目淮北新型燃煤機組仍能順利推進,奧秘在于其目前不可超越的先進性。
先進性體現在哪?高效、潔凈、低碳。機組主要設計者、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掌門人馮偉忠做出解釋,這臺機組發電效率和凈效率分別達到50.57%、48.92%,創世界新低。最為重要的是,設計供電煤耗251克/千瓦時,與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二次再熱百萬千瓦機組煤耗266.18克/千瓦時相比,下降超15克。
“10克煤耗為一代技術。”馮偉忠表示,如果我國所有的燃煤機組供電煤耗降至251克/千瓦時,每年可節省約2.56億噸煤炭,節約資金上千億元,同時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近7億噸。這在當今倡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的中國意義十分重大。
此前,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廠曾以287.44克/千瓦時、282.16克/千瓦時……276.02克/千瓦時等低供電煤耗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如今,史冊上刻上了淮北平山電廠的名字。
“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新型燃煤機組。”據淮北申能發電有限公司籌建處副主任馬燕青介紹,這臺機組改變了傳統電廠一百年來的設計格局,并且不需要專門為此開發新的設備及材料。
西方自從汽輪發電機發明之后,天經地義地認為布局就是汽輪機一定要放在一個廠房,鍋爐放在另一個廠房。淮北新型燃煤機組首創高低位分軸布置的汽輪發電機組技術,即把具有多個汽缸的汽輪機拆了,一部分放到了鍋爐上去,高溫高壓管道的長度只有原來的10%至20%,不但大幅度降低投資,而且管道短了,阻力變小,散熱損失小了,效率更高了。
早在2016年1月,淮北平山電廠二期項目獲批國家火電示范工程。論證結果驗證,項目采用的雙軸汽輪機高低位布置技術方案可行,可減少高中壓管道長度而降低投資,減少壓降和降溫損失進而降低能耗,熱耗指標為世界先進水平,屬于創新技術,技術和裝備能夠自主化設計和制造,具有良好示范作用。
據了解,項目動態總投資53.9億元,計劃2019年底并網發電。建成后,新型燃煤機組年可節約燃煤成本6000萬元。燃煤技術的嶄新時代正在淮北拉開序幕。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