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壯闊的2015年只剩下最后一周時間,回望2015年的汽車行業可謂花樣繁多,在一件又一件的突發和預料中要發生的事件中轟轟烈烈卻又悄無聲息的走到了最后一周。在這個總結上一年展望新一年的時間節點,我們也不免俗,來總結一下這一年發生的“大事件”。可以說,這一年汽車行業大事無數,因為篇幅有限,我們就不一一加以贅述,在此,眾調網挑選出10大事件來總結一下2015年的車市精彩。
車市遇冷,“官降”潮起
影響力指數:★★★★★
12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前11個月的銷量數據,累計銷售2178.66萬輛,同比增長3.34%。乘用車銷量增幅繼續趨緩,合資品牌市場占有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在此重壓下,合資車企紛紛舉起官降大旗。
點評:在越來越多經銷商虧損的情況下,感受到庫存壓力的車企只好選擇主動官降,以圖改變上半年車市趨冷現狀,但官降收效有限,因為上半年順利完成既定銷售目標的車企并不多。
互聯網造車成潮流
影響力指數:★★★★
百度車、企鵝車、樂視車、阿里車……進入2015年,仿佛一夜之間,傳統汽車企業之外,互聯網公司跨界造車成為潮流。
點評:“互聯網造車”是今年車界一大熱點,但互聯網公司要真正跨界到汽車制造并非易事。因此,互聯網公司進軍汽車業的做法,很有可能是與汽車制造商及硬件制造商戰略合作,只參與自己熟悉的智能互聯網部分。那么問題來了,其推出的首部汽車很可能將是“混血兒”。
新能源車銷量爆發
影響力指數:★★★★★
猜到了2015年新能源汽車會火,但是沒有猜到會那么那么火。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1.72萬輛,同比增長3.5倍。去年被業界公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今年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爆發年,預計全年產量輕松突破30萬輛。
點評:今年“兩會”共吸引了39位來自汽車業內的“大佬”成為代表和委員建言。此后又出臺了新能源車船稅減免征收政策,鑒于此,明年新能源汽車有望繼續再創新高峰。
央企反腐東風
影響力指數:★★★★
近兩年來的汽車央企反腐工作在2015年3月份達到了高潮,3月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一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成為首位因腐敗問題落馬的車企一把手。隨后,原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平執掌一汽,曾主政過一汽集團的竺延風則入主東風,任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點評:汽車企業高管中,職業經理人的變動十分頻繁,但企業一把手卻不會輕易易主,而兩個互為競爭對手的企業一把手換防的事情更是鮮有發生。所以,此次一汽與東風換帥一度被媒體渲染成了兩家企業兼并重組的信號,對國內汽車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汽車電商如火如荼
影響力指數:★★★★★
汽車電商已經紅火了好幾年,但是今年眾多車企和各領域企業的參與讓這一詞匯如火如荼,雙十一汽車電商銷售額破200億元,無一不證明汽車電商的美好前景。國內各大汽車廠商也已相繼出臺適合自己品牌的電商平臺,其中阿里巴巴、易車、汽車之家、車風等網絡電商是國內各大汽車廠商爭相合作的對象。
點評:汽車電商任重道遠,但大趨勢已不可逆,與較為浮躁的電商其他領域相比,在未來,汽車電商的市場參與者要比的是長跑能力,是服務能力,是產品創新能力,是對消費者和市場的敬畏,只有這樣,汽車電商才能更早的在傳統勢力的包圍下殺出重圍。
上汽集團公司忙更名
影響力指數:★★★
2015年,上海通用、上海汽車商用、上海大眾紛紛更改公司名稱,把公司前綴“上海”改為“上汽”,雖只有一字之差,但這種細微的差別將有利于進一步打造上汽集團的品牌,建構品牌認知度,將幫助上汽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多與合資公司的關聯性和互動感。
點評:上汽此舉意圖很明顯:在合資公司中凸顯自己的地位,讓旗下合資公司更有歸屬感。
3.15曝光4S店黑幕
影響力指數:★★★★
今年央視“3.15”,汽車行業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多家車企被點名曝光,不過與以往不同,產品質量本身之外,售后服務質量也被本屆“3.15”重點關照。根據央視“3.15”報道,央視記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七個省份進行取樣,先后共計22次對4S店售后維修進行體驗調查,遭遇“小病大修”的次數高達16次,占比高達73%。一時間,汽車售后領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點評:多家汽車品牌頻繁被投訴的質量問題沒有被“3.15”點明,汽車售后市場卻成為重點關照對象,是中國車市成熟了還是相關部門聚錯了焦,傻傻分不清楚。
二手車與二手車融資蓬勃發展
影響力指數:★★★★
去年中國二手車交易605萬輛,而2015年僅前10個月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755.39萬輛,相比上年同期增長3.36%,累計交易額4421.22億元,預計今年二手車交易量有望達到900萬輛,與此同時熱錢涌進二手車市場,融資額度不斷刷新創投消息。人人車、優信拍、車貓網、瓜子等先后獲得巨額融資,二手車電商也成了電商行業最土豪的品類。
點評:可以說二手車的春天是真的來了,而互聯網二手車的春天則有待驗證。誰能在這場混戰中脫穎而出,還需實踐檢驗,畢竟互聯網二手車行業發展時間尚短,都還處于拼命搶奪市場份額階段,未來會有更多挑戰。
互聯網后市場創業進入寒冬
影響力指數:★★★★
2014年后,大量風投開始注入汽車后市場。并在2015年全面爆發。e洗車、博湃養車、車點點、卡拉丁等70多家汽車后服務O2O應用如雨后春筍般突起。然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下半年互聯網后市場公司紛紛倒閉歇業,一時間汽車020后市場創業被集體唱衰,進入資本寒冬。
點評:O2O汽車后市場仍然處于初期混戰階段,在商業模式多樣性、盈利路徑上尚未厘清,用戶習慣的養成仍需時日的情況下,這場紛爭究竟誰能突破重圍仍是未知數。
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半
重要指數:★★★★★
9月3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10月1日開始,萎靡了大半年的車市,在這條重磅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實現逆襲。據統計,10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同比增長14.9%,月銷量達187.9萬輛。而在11月,1.6L及以下乘用車銷量為155.66萬輛,比上月增長16.5%,1.6L及以下乘用車占乘用車銷量的比重達70.9%。產銷量均創歷史新高。
點評:此次購置稅減半是自2009年之后,國家實施的第二次汽車救市政策,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成為受益者。可以說,此次救市,讓今年的中國車市成功遠離負增長的漩渦,為全年車市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