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機床測量反饋控制裝置,是通過檢測元件檢測執行元件(如電機、刀架、工作臺等)的速度和位移。在伺服系統(以機械位置或角度作為控制對象的自動控制系統)中,檢測元件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把所測得的信號經過電路反饋回數控裝置,構成半閉環或閉環系統,以補償執行機構的運動誤差,達到提高運動精度的目的。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機床工作精度主要取決與閉環控制系統中的檢測元件的精度。
例1西門子8M系統臥式加工中心正常運行時,機床突然停止工作,CRT出現NC報警104,操作者關斷電源啟動,報警消除,恢復正常工作,幾十分鐘后,故障又反復出現。
查詢NC104報警,表示為:X軸測量閉環電纜折斷短路,信號丟失,不正確的門檻信號不正確的頻率信號。本機床的X、Y、Z三軸采用光柵尺對機床位移進行位置檢測,進行反饋控制形成一個閉環系統。
根據經驗,檢測元件如果受到灰塵油污的污染,就會發出錯誤的信號。檢查讀數頭和光柵尺并沒有受到油污和灰塵污染。隨后檢查差動放大器和測量線路板。也未發現不良現象,經過這些工作后。我們把重點放在反饋電纜上,測量反饋端子,發現13號線電壓不穩,停電后測量發現隨著電纜擺動電阻有較大變化,檢查發現此線在X軸向隨導軌運動的一段似接非接,造成反饋值不穩,導致電機失步,接線后,故障消除。
例2某配套FAGOR8030的立式加工中心。在回參考點時出現參考點位置不穩定。參考點定位精度差的故障。
根據經驗,導致脈沖編碼器同步出錯的主要原因是編碼器零位脈沖不良或回參考點速度太低。由于檢查參考點零位脈沖需要有示波器,維修時一般可以先檢查回參考點速度和位置增益的設置,并確認系統的位置跟隨誤差值在1281xm以上。
若參數設置正確,可能的原因是“零脈沖”信號不良。由于零位脈沖的信號脈寬較窄,它對干擾十分敏感,因此必須針對以下幾方面進行檢查:
首先是編碼器的供電電壓必須在 5V O.2V的范圍內。當小于4.75V時,將會引起“零脈沖”的輸出干擾。其次,編碼器反饋的屏蔽線必須可靠連接,并盡可能使位置反饋電纜遠離干擾源與動力線路。此外,編碼器本身的“零脈沖”輸出必須正確,滿足系統對零位脈沖的要求。
經檢查該機床在手動方式下工作正常,參考點減速速度、位置環增益設置正確,測量編碼器 5V電壓正常,回參考點的動作過程正確。初步判定故障是由于編碼器零位脈沖受到干擾而引起的。檢查發現,該軸編碼器連接電纜的屏蔽線脫落,連接后,定位精度達到原機床要求。
經常有初學者問,數控機床為什么要回參考點呢?不回參考點不行嗎?簡單地講,回參考點目的是為了每次上電開機后,在機床上建立一個唯一的坐標系。因為在機床加工完關斷電源后。數控系統就失去了對各坐標位置記憶。在接通電源后,就得讓各坐標回到機床一固定位置上,即坐標系的零點或原點,也稱作基準點或者機床參考點。回參考點操作將直接影響數控機床能否正常運行。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