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越來越多的私家車安裝智能互聯操作系統,到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引起各方關注,再到沃爾沃自動駕駛對世界放出豪言:“出事故我負責”。可以預見, 汽車與互聯網的融合是未來的趨勢。汽車也將成為繼手機之后,互聯網的下一個載體。但智能互聯汽車的普及究竟還有多遠,這片藍海究竟是汽車廠商的天下,還是互聯網企業的天下,正是當下業界討論的熱點。
A案例 智能互聯技術改變生活
40歲的陳先生每天早晨7點準時出門,坐進他新換不久的轎車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手機和車機相連。接通后,開始用打車軟件接送客人。
陳先生是名快車司機,在成為快車司機前,他對移動互聯網的認知僅停留在QQ上——他那部老式諾基亞手機上僅有的上網功能。為了生計,他嘗試“擁抱互聯網”, 老式諾基亞換成了國產智能機,舊捷達換成了新款轎車。這樣,他從以前的“趴活兒”,轉身成了快車司機,開始了用手機APP接單的生活。
上面說到的車機,就是陳先生車內中控臺上的智能手機互聯系統。通過藍牙,陳先生的國產智能手機便可以與這款車載智能系統無縫對接,他可以通過一塊7英寸的彩色觸控屏直接操作手機內的多款軟件。
陳先生在半年前購買這臺車時,看中的就是這款智能互聯系統能在“搶單”中帶來的便捷。現如今,他能嫻熟地在車載屏幕上滑動手指進行操作。在他看來,操作車載 的大屏幕顯然要比操作手機更為便捷。搶單成功后,在屏幕上撥通乘客電話,陳先生雙手緊握方向盤,通過藍牙與乘客溝通,詢問接單地址。在車載的屏幕上,有陳 先生最習慣使用的高德地圖,屏幕的位置也更為合適,不用低頭找固定在支架上的手機。
陳先生享受這套智能設備帶給他的便利,也逐漸對這個叫做“車聯網”的東西有了興趣。他預感到,車聯網將像他正在使用的打車軟件一樣,在未來占據人們的生活。
B行業 互聯網巨頭爭先恐后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未來將是車聯網的天下。除去傳統汽車廠商在嘗試研發自己的車聯網系統外,互聯網企業在這塊市場上更容易發揮自身的優勢。
阿里巴巴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在月初舉辦的汽車互聯網大會上稱,目前整個互聯網產業,都圍繞四個中心在發展:PC中心、隨身中心、客廳中心和汽車中心。 他解釋稱,人們最早使用互聯網是圍繞著電腦,然后是手機,接下來是客廳里的家用電器,最后會到汽車。“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意味著四個屏幕的變化,計算機 屏、電視屏、手機屏最后到汽車里的那塊屏。”
在車聯網領域的布局上,國內互聯網巨頭們早已涉足。
今年初,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就車聯網展開合作,合資設立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推進“互聯網汽車”開發和運營平臺建立。目前,阿里巴巴除擁有自主開發的 YUNOS操作系統,還擁有云計算平臺和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互聯網內容、服務和生態圈,整合阿里通信、高德導航、蝦米音樂等資源和上汽集團的整車與零部件開發、汽車服務貿易等資源,布局整個車聯網領域。
騰訊方面在車聯網領域的布局也不甘示弱,一口氣推出了3款成型的產品:車聯 ROM、車聯APP和MyCar。其中車聯ROM是基于安卓的一個ROM系統,集成了騰訊音樂以及社交的應用;車聯APP是把手機連接到車機,把車機屏幕 作為播放屏幕;而Mycar則只是一個汽車與手機的簡單傳輸,側重微信和手機QQ等社交手段實現人車交互。
自動駕駛已開始路測
業界對車聯網的理解,絕不僅僅停留在手機和車機互聯的階段,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已經不是遙不可及。在這方面,百度與谷歌似乎提前快走了一步。
12月初,百度的無人駕駛車成功完成路測。這輛寶馬改裝的轎車,裝備著攝像機、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同時來感知周圍環境。其中,造價最為昂貴、價值六七萬美金的激光雷達,就像汽車的眼睛一樣,以每秒10轉的頻率不停地感受著周圍的路況和車輛。
測試時,車內配備一位安全駕駛員,可以隨時控制汽車。在前座靠背上掛著兩臺運行Linux系統的屏幕,后座的一位工程師腿上放著兩個鍵盤,右手邊兩個鼠標, 左手還有一個游戲手柄。游戲手柄能夠接管并控制汽車。例如當你用手柄給它一個向左變道的指示,汽車則會先檢測判斷左側車道是否有來車等不安全因素,確認安全之后才進行變道。
這次測試,自動駕駛汽車從百度大廈出來,途經G7,一路上五環,再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調頭回來,一路上汽車時速達到六七十公里,實現全程的自動駕駛。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公司走上了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比如,谷歌已經完成了超過50輛無人駕駛汽車行駛逾100萬米的路試,并于2012年5月獲得了 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特斯拉也在上個月將系統升級為7.0加入了自動駕駛。而蘋果公司宣布生產智能汽車的消息傳出后,全世界都在等待著顛覆的到來。
傳統汽車廠商并不示弱
在智能互聯汽車的道路上,不僅有互聯網企業在布局這塊市場,傳統的汽車制造廠商也不甘落后,它們對于這個領域絲毫沒有放松,例如沃爾沃、奔馳、寶馬和奧迪等國際知名廠商。
這些汽車廠商中,沃爾沃認為自身的優勢是在應對復雜的路況方面,所以在今年初,沃爾沃選擇中國作為海外唯一的道路測試場地,選擇的路面則是北京的六環路。沃爾沃也是目前唯一對外宣稱,自動駕駛出現交通事故由廠商負責的公司。
在前幾天剛剛閉幕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作為汽車行業的唯一代表,帶著他們旗下的沃爾沃xc90,在大會上作演講。“車聯網不僅是車與移 動設備如手機的連接,更是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的鏈接。”李書福介紹稱,智能互聯汽車絕不是簡單地把手機功能集成到汽車上,更不是搞搞電子商務,而是完全 的萬物互聯,實現更人性化、更簡單易用的人機交互體驗,提升汽車的主動安全能力并最終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讓人類在汽車中得到解放。
李書福認為,智能互聯汽車的趨勢將引發一系列變革,包括消費者出行和生活方式的變革、IT和通訊技術的變革、基礎設施的變革、人類文化和社會進程的變革,汽車的產品形態也將產生根本變化。
不論是傳統的汽車企業參加互聯網大會,還是互聯網企業參與汽車行業論壇,這足以說明,雙方都看準了市場,都做好了在市場上大展拳腳的準備。
C未來 誰將主導汽車下個時代
12月14日,2016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在北京舉行,在“大國圖新重啟增長”的大會主題下,汽車的智能互聯又再次成為焦點。
智能互聯汽車的前景是一片藍海,傳統汽車廠商和互聯網企業千帆競發,但未來將由誰主導,雙方的觀點截然相反。
當互聯網大肆進入汽車行業的服務、銷售兩端,相對重資產運營的生產制造環節尚屬一方凈土。但是當諸如谷歌這樣的企業開始從事汽車研發,其無人駕駛成果逐漸揭開面紗時,有激進觀點認為,汽車制造廠在未來將可能淪為“代工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汽車行業是個非常復雜的行業,零部件就上萬個,需要積累很多技術和核心關鍵的零部件。所以,他更認同“汽車 互聯網”,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來優化汽車產業。
“現有的品牌車未來都會成為‘富士康式的工廠’,高市值的IT公司買一個奔馳或寶馬很輕松”。中馳車福董事長張后啟認為,汽車產業雖然有上百年的歷史,但是思 想一直很僵化,5年后汽車產業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蘋果2019年推出汽車后會把現在一大半的品牌滅掉。”
對于“互聯網+汽車”還是“汽車+互聯網”的命題,神州租車首席信息官劉亞霄認為此時談論還太早,“汽車 互聯網”簡單,加一個4G芯片就好了。反過來“互聯網 汽車”誰 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等蘋果、谷歌的“靴子”落地后可能會讓局面清晰些。劉亞霄認為,如果真實現了無人駕駛,那價值幾萬億的汽車保險行業將蕩然無存,因為 車不會再發生交通事故了。
不論未來是傳統車商主導利用互聯網,還是互聯網企業稱霸整個汽車市場,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車聯網會讓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和安全。
“如果真的有一天完全實現了無人駕駛,那我是不是會失業?”陳先生笑著說,不過,他毫不擔心,反而在互聯網大會的那幾天里,一面聽著考拉FM里的新聞,一面和乘客們探討起車聯網的未來將會是誰的天下。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