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阿里健康宣布,商品追溯平臺“碼上放心”將首次接入跨境食品,實現跨境食品從海外原產地、海關,再到消費者餐桌的可追溯。也就是說,阿里健康欲將追溯體系從藥品領域向跨境食品擴展。
隨著消費者對跨境食品的需求增長,此次“碼上放心”平臺將接入跨境食品領域。據阿里健康介紹,首款接入追溯體系的跨境食品為冰島海參,消費者通過阿里健康、手機淘寶、天貓或支付寶App,掃描產品包裝上的“追溯碼”,就可獲取海參的捕撈海域、生產日期、進口口岸等一系列信息。同時,阿里健康副總裁王培宇表示,“后續還會陸續接入澳洲、美國等國家地區的跨境產品,包括食品、化妝品等。”
產品安全問題與消費者息息相關,在被問及如何確保產品從生產到流通每個環節的信息真實性時,王培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保真的前提是各個節點的產品信息權威準確。在運營方面,阿里健康的質檢團隊會在商家選擇上嚴格控制,確保商家從原產地直接采購,并采集由源頭產地政府提供的合規捕撈和檢測報告信息,同時對產品進口流通過程中的重要節點進行追溯記錄。另外從技術上確保信息真實,追溯系統的核心技術是“一物一碼”,為防止不法商家在流通環節偽造追溯碼,該技術還結合了明暗碼、防偽碼等技術,并存放于高安全性的云端系統中。據悉,商品追溯平臺“碼上放心”正式上線于去年6月,首先切入藥品領域,目前有6000余家藥品企業入駐到“碼上放心”平臺,占我國藥品生產企業總數的七成以上。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