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藍海——工業4.0之集成
馬斯克,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跨越者典范,所發布的特斯拉無人駕駛汽車,已在美國市場上市。具有4.0典型特征的自動駕駛系統、雷達、照相機、自動識別系統、堵車自動跟隨、無線網絡等高科技集成,構成了對傳統汽車制造商的巨大顛覆。
相比之下,中國互聯網企業試圖進軍的智能導航、故障解讀、耗油提醒、全車體檢功能,完全是天地之差,因為這些功能對于司機而言沒有本質性的價值提升,相對于技術而言,也是現有技術的搬家而已,而對于汽車產業,更不存在質的升華境界。
代表高技術、高創新的汽車產業,一定會基于新能源的基礎之上,而又融合了人工智能科技。所以,代表時代趨勢的汽車產業一定是 電動新能源+人工智能,即工業4.0在汽車行業的體現和集成。
車聯網實際上就是將互聯網安裝、應用到汽車上,手機互聯網已經完成了這些功能,將手機終端搬家安裝到汽車上,這種搬家式的倒騰既不是互聯網的飛躍,也不是手機的飛躍,更不是汽車產業的飛躍。
這純粹是 汽車后服務業的事,汽車后服務商應將這些功能納入其戰略計劃中,包括:車載診斷、020汽車維修、保養、改裝、洗車、租車、接送、二手車等。而后服務商以大數據為平臺的個性化、親切化、入門化服務將會出現紅海競爭狀態。很多互聯網上市公司都已經虎視眈眈地涌入了車聯網產業,試圖“大玩一把”,包括樂視網、榮之聯、天澤信息、啟明信息等公司。
汽車產業的藍海并非服務商所能涉入的。藍海領域一定具有很高的、先決條件的門檻,決不是互聯網的搬家、個人電腦的由大變小,也不是大數據及其貼心服務所能代替。
《中國制造2025》作為國家重要的經濟戰略,旨在打造實實在在的制造業飛躍,以適應和趕上先進工業國家的智能化、社會化、高效靈活化、個性化及數字化大集成的新型模式。
如果我國不將互聯網視為改變工業化的工具,而相反地,將工業當做了互聯網的工具,那么,就無法有真正的4.0。
特斯拉全智能化的無人駕駛汽車就是一部移動的個人電腦,將工業產品嵌入互聯網狀態是4.0的基本標準,是所有制造業企業的必走之路。這絕不是互聯網企業服務內容的整合和搬家。
就像我們國人從穿大長褂改穿西服,由于西服的功能很全,很適用:有精準的領子、袖子,這使脖子和胳膊感覺很舒服;有兩個大而隱藏的很巧妙的衣兜,可以裝很多東西,這使隨意之人可以不用帶包;可以配飾不同色彩的襯衣領或領帶,這使人的頭部、頸部看起來立體豐富而舒暢。這就是衣服的革命,使大長褂被淘汰。
汽車業的藍海應該是那個大移動計算機的境界,它不是青年人玩酷的工具,而是包括老年人、殘疾人都可以隨意使用的生活用具。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