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如果要完成相對復雜的任務首先要有好的視覺來識別物體和環境,但目前多數機器人在這方面的水平還很低。
新技術讓機器視覺離“火眼金睛”更近一步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12月16日發布的一項新研究成果或許能在不久的將來為機器人視覺帶來質的飛躍。該校戴森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名為“彈性融合”的新成像技術,能讓機器人快速看清周邊環境并判斷自身所在位置。這種視覺能力也是機器人能與人合作完成工作的重要基礎。
據研究人員介紹,他們開發的機器人成像系統硬件上集成了一個市面上銷售的具有空間深度感測能力的攝像頭,它能將所拍攝的場景轉化成數百萬個像素點,并記錄每個像素點的顏色以及它們在視場范圍內相互間隔的距離。這些數據再被反饋到特定的電腦程序中,以完成對機器人所處環境的實時三維圖像生成,并且對環境的成像掃描過程會不斷重復,從而保證三維圖像的穩定和精確。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