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科技巨頭們來說,人工智能市場大戰在即,各家正忙著研發先進"武器";而已經刺刀見紅的是云計算市場。一條全球企業市場的"云化"之路,正在向前無限蔓延。
得益于在云計算市場的領導級表現,2017年7月底,亞馬遜股價走高。這也使得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當上了世界首富,雖然僅僅幾個小時之后他就將首富寶座又還給了比爾·蓋茨。
也許正因為亞馬遜在云計算市場的表現不再是統治級的,沒準貝佐斯當晚就做了一個"三馬同槽"的噩夢,在云計算市場,微軟、IBM和谷歌的緊追不舍,讓曾經風光一時的AWS云業務不得不低調幾分。
剛剛發布的亞馬遜Q2財報顯示,AWS一個季度拿下40億美元營收,預計全年可收獲超過150億美元。雖然亞馬遜AWS保持了42%的高速增長,但自帶火箭加速器的微軟、IBM一點也沒閑著,單從云業務營收來看,這兩個巨頭竟然在2017年紛紛實現了對AWS的超越。
微軟的主要"商業云"產品線包括了Office365、Azure和Dynamics等,這部分業務2017財年的年化營收運轉率達到189億美元,明顯高于AWS。即便從第一和第二季度的表現來看,也都超出對手。
IBM第二季度的云計算營收雖然以39億美元略遜于AWS,但IBM表示,公司在截至今年6月30日的12個月的云計算收入超過了亞馬遜,數據是:151億美元比145億美元。
這讓業界大跌眼鏡。從細分市場來看,AWS仍保持著明顯的優勢,但微軟和IBM組建的"云產品艦隊",擁有的戰斗力不可小覷。相比之下,谷歌在云計算方面覺醒較晚,目前年營收水平尚不及50億美元。但從分析機構提供的增長率數據來看,微軟Azure第一、GoogleCloud第二、亞馬遜AWS第三。
在過去3年多時間里,微軟一直在向云轉型,其擁有的是賬面上大筆的現金、表現依然堅挺的Windows、現金牛Office完成了對云和移動的轉型、新業務Azure高速增長,一把好牌之下,微軟正變得越來越樂觀,并有理由忘卻移動終端市場的失意往事。
IBM也在艱難轉型中保持著對競爭對手的足夠壓力,目前其近20%的營收來自云。IBM在金融等大型行業積累的客戶是其最寶貴的資源,23年前,時任IBMCEO郭士納帶領完成"技術主導型企業向服務主導型企業轉型,獨立計算模式向網絡化計算模式轉型"之后,所積累的財富至今顯得十分寶貴且一點都不過時。目前,IBM在云計算各領域都有穩健的表現。
對于谷歌云計算業務來說,雖然其目前尚未達到行業頂尖水準,但Gartner研究副總裁艾德·安德森卻對其充滿信心,他說谷歌的"精神占有率和發展軌跡比IBM更好",沒有人敢低估谷歌的創新精神。
如果說云計算下一階段的競爭核心是"賦能云計算",那么谷歌顯然是個值得期待的玩家。IBM的底牌是"認知計算",獨特的"云計算+認知計算"戰略讓它相比其他大多數競爭對手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而其在區塊鏈領域的早期耕耘,則為未來競爭埋下了不可預知的伏筆。
亞馬遜向人工智能轉型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AWS目前重點或將放到人工智能領域。根據AWS近日在2017北京技術峰會上吐露的態度,AI將是AWS未來整個體系當中最重要的技術應用成果之一,目前亞馬遜內部有數千人的團隊在進行基于深度學習的語音交互、人工智能、人像識別等方向的研究。從某種意思上來說,這是亞馬遜在云計算2.0時代的又一次搶跑。
除了第一梯隊的四家巨頭,甲骨文Oracle、SAP、Saleforce以及中國的阿里云等第二梯隊玩家也都急急走在加入云計算百億俱樂部的路上。可以預見,在2020年之前,預計全球范圍內將出現超過7家云計算營收超百億美元的公司。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