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副市長周亞偉表示,廣州要打造成為珠三角乃至全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鍵設備、技術供應和研發創新中心,建成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基地、國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緊密結合的示范引領區。
2025年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值突破3000億元
近年來在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傳統產業升級拉動下,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2014年生產1.7萬臺,較上年增長78%。2015年上半年共銷售工業機器人11275臺,同比增長76.8%,預計今年全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售總量將超過22000臺,同比增長30%左右。
雖然我國機器人產業邁出堅實步伐,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帛表示,主要表現在機器人高精度減速器等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高端產品質量可靠性低,自主品牌機器人推廣應用難,企業小、散、弱問題突出,企業競爭力缺乏,機器人標準、檢測標準等體系亟待建立健全。
蔡鶴帛說,我國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呈現大幅度增長的態勢,與此同時,老齡化社會服務,醫療康復、救災、公共安全、教育娛樂、重大科學研究等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也呈現出多種特點。
廣州市周亞偉副市長指出,廣州2015年全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值規模預計近400億元,力爭到2020年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實現產值1300億元,2025年突破3000億元,打造成為珠三角乃至全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關鍵設備、技術供應和研發創新中心,建成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基地、國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緊密結合的示范引領區。
機器換人2年可收回人工成本
人們都知道機器人先進,能取代人工,有力幫助生產,但機器人和人工相比,成本究竟是更便宜,還是更貴呢?
“以噴漆機器手臂來說,一個機器臂能抵4個工人,購買一臺機器臂,使用兩年就能抵回人工成本?!痹跒槭袃却笮蛙嚻蟆㈦娞莸裙I企業提供機器人自動化智能技術的瑞松科技工程師趙曉璐舉例說,一臺噴漆機器臂裸機售價15萬元,配搭周邊配件后總售價一共需要30萬元左右。一臺噴漆機器臂能節省4名噴漆技工的人力,當前一名噴漆技工的市場勞動工資是年薪7萬元左右,4名技工一年就需要28萬元的人力成本。
也就是說,企業花一年的人力成本,就能換來一臺機器人智能設備,一臺機器人智能設備一般壽命在10萬個小時,相當于10年時間,每年的維護費也只是1萬元左右。這樣算來,企業花一年的人力成本購置機器人,就能換來10年左右的生產力,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再加上機器人不會“喊累”、不會“休息”、不會“曠工”,生產可以三班倒,而且機器人的精度比人工更加高,技術和效果也更高,可以根據企業的生產進度和需要,按時按量做出生產。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