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里似乎總有休閑食品的身影。兩部《歡樂頌》分別捧紅了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我的前半生》讓抱抱果又火了一把。這些休閑食品的過去仿佛自帶光環,2012年出現的三只松鼠在2013年的12月交出了年銷售突破3億元的戰績;而百草味抱抱果在18天內售出30萬盒,月銷售破千萬……在這些休閑食品的推動下,去年我國休閑食品的年銷售額達到了8224億元。這些銷售火爆的休閑食品大多是標榜健康新鮮的食品。而作為農產品,天然帶有健康新鮮特性。因此,將農產品深加工成休閑食品是一個符合時代需求的趨勢。
在現今的休閑食品市場上,原有的商店代賣模式逐漸消失。人們更多選擇去商場的零食區或是連鎖店購買。因此涌現出了一大批如伊味兒、良品鋪子、來伊份等休閑食品連鎖店品牌。這些品牌集中了產品品類豐富、線上線下購買方便、在人們心中有品牌加持容易獲得信任等優點,如同雨后春筍似的在全國迅速發展起來。這種連鎖店聯合了農產品和城市居民口味愛好的需求,同時,對深加工產品有著時間上新和產能方面的規定,因此,需要跟進食品機械設備以保證深加工農產品產能。
休閑食品品類眾多,農產品的深加工形式也需要隨之變化。最簡單的莫過于單一農產品加工,例如蜜餞、果蔬干、堅果類食品。蜜餞的生產需要去皮機、去核機、烘干機等機械;果蔬干類食品需要烘干設備以保證干燥品質;堅果類則需要炒貨機及烘干設備的保障。這類單一品種加工的制作工藝較為簡單,需要的食品機械設備也較為單一,是經濟實力不足地區較為有利的選擇。但同樣的,它們容易被復制,無法在短期內成為“網紅”食品,形成獨特標識。
休閑食品市場的競爭一向激烈,甚至被人戲稱為“有短命魔咒”,一款新的產品出現能夠迅速占領市場,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消失。這需要創新生產工藝,不斷研發新口味。像抱抱果結合紅棗及核桃兩種農產,并在保鮮上面采用“短保”(3個月保質期,同類產品保質期多為10個月)形式,采用物理保鮮奪人眼球;而脆冬棗則摒棄了單純的水果烘干技術,利用脫水、脫油、脫糖、去核機去核、保鮮包裝等技術提升冬棗干口感。經過改良工藝,改進設備后的深加工農產品往往能形成自身的獨特標識,在休閑食品中脫穎而出,又因技術先進短期內很難被模仿替代。
“短保”休閑食品概念起源于14年,這股熱潮伴隨著消費者的健康需求一直火熱至今。“短保”這一概念在烘焙類的休閑食品中應用最多,新鮮鴨脖鴨架等肉制品也屬于“短保”休閑食品。正值夏季,短保休閑食品的保質期將進一步縮水。除了在包裝上改進工藝,例如周黑鴨采用氣調包裝,延長產品保質期。還需要冷鏈物流設備的全力配合,像以高水分新鮮水果作為果餡的面包來說,冷藏車、冰柜等設備需貫穿全程。
休閑食品作為農產品深加工產物,在市場上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休閑食品連鎖平臺的形式整合了市場資源,利于休閑食品的進一步發展。由于平臺對產能、時間、產品創新等方面的要求,使得越來越多的創新工藝及食品加工技術應用于該領域。與此同時,新產品的開發以及市場對食品要求的變化,也意味著我國食品機械設備需要加強科研投入,研發適合市場需求的食品加工機械及工藝。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