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利用無人機送章子怡鉆戒
目 前,無人機已經有效運用在航拍攝影、電力巡檢、新聞報道、保護野生動物、環境監測、制造浪漫、考古、消防救援等十多種行業及領域。對于這 種兼備“高大上”氣質與實用性能的產品,有不少商家主動發掘商機,積極布局。供應商的參與極大加速了無人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使用無人機,這款新型產品的飛行問題也日益顯現。
肆意飛行 暗藏殺機
11月,一段名為“精靈3500米高空偶遇戰斗機”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架遙控操作的多旋翼無人機在我國某城市上空數百米懸停拍攝,差點與一架疑似正在著陸的噴氣式戰斗機相撞。該視頻引發外界對無人機安全性的熱議。
戰機險撞無人機視頻影像
一項來自巴德大學的報道顯示,在美國,2013年10月到2015年9月,短短兩年時間里無人機共鬧出過921起事件,其中有三分之發生碰撞。研究人員表示:“事故多發區域航空器密度較大,此外這些區域都是無人機的禁飛區。無人機的不規范操作極易引發飛行撞擊事故。
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便利和樂趣的同時往往會有隱患。由于相關法律體系不完善,操作員素質參差不齊,無人機正在成為其他飛行器的飛行安全殺手。
新興行業 法律缺失
無人機屬于新興行業,法律上還存在一些空白。據悉,我國民用航空法已有20年未修訂,法律規定跟不上科技進步步伐,滯后嚴重。自然在航空法領域下的相關行業規定也十分落后,尤其在無人機這塊的管理規定。民用無人機在低空空域管理領域雖然有相關規定,但是存在較多漏洞,大多數無人機屬于“無人管”的狀態。
無民用人機運送快遞
今年4月份,國內首部《民用無人機系統通用技術標準》在深圳發布。該標準由中國(深圳)無人機產業聯盟聯合數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起草并聯合制定而成,主要內容包括應用范圍、分類與代號、組成與主要技術參數、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運輸存儲等七大部分。
雖然陸續有相關標準規定出臺,但現在還沒有關于定義無人機級別以及使用規范的規定。也沒有限制哪些公司可以制作無人機產品,更沒有規定不同類別的無人機應該在特定區域飛行。這就導致很多企業和用戶購買無人機后,按自身需求使用,不顧現實條件限制,缺乏使用規范,一些違法使用行為屢見不鮮。
據了解,全球近七成的民用無人機都由中國企業生產,但是國內無人機生產技術標準規范還不到位,參數虛標嚴重,參數標的很高,這對無人機行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因此,國家應加強管理無人機參數定制,應禁止企業宣傳虛標參數、航時不夠的產品。對于航拍、航測、植保、探礦、救援等領域的無人機參數制定,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標準界限,而這些標準都有待國家去統一。
專業駕駛 規范操作
縱然相關法律法規缺失,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也沒有準確的操作規范來約束,無人機的使用者也不可肆意妄為。既然擁有了這項高科技,就要發揮它優勢作用幫助自己而不是制造麻煩,忽視他人利益。相關規定并不是如同擺設,如果嚴格按照要求操作,或可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意外發生。
操控無人機
其實各國的無人機飛行規定都大致相同,今年12月中旬,國內首部無人機“交通法規”《輕小型無人航空器運行暫行規定》將要出臺。里面就有規定無人機不能超視距飛行,即不要讓無人機離開你的視線范圍。像飛行高度不要超過400英尺和遠離機場,無人機機長不能酒駕等等這些看起來都是常識,但許多人并沒有遵守這些規定。
法正令不行情況下,監管部門嚴厲打擊不當行為。據外媒報道,日本東京警視廳為應對新修訂的《航空法》加強執法力度,成立了無人機部隊,用配備捕網的無人機圍捕違法飛行的無人機。源頭問題其實也是操作者自身素質問題,提升他們的操作技能刻不容緩。無人機操控者進行資格界定,即民用無人機的操控者與汽車駕駛員一樣,需要“駕照”,沒有駕照將沒有資格操控無人機。
飛行員執照
據了解,我國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理論考試從2014年6月開始實施,2014年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合格證頒發總數為244個。要獲得該證照,需要經過由AOPA(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認可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訓練機構的培訓。目前無人機飛行正處于從無照亂飛到有證上崗的過渡階段。
無人機駕考
【工控中國結語】無人機慢慢運用到生活領域,人們享受到科技帶來的快感,也感受到科技帶來的隱患。當看到天空中肆意飛行抓拍的無人機時,我們或許不再感慨科技發展,而是擔憂它是否在竊取隱私,是否攜帶了違禁物品,是否是恐怖組織在操控。
機器始終是死的,而人才是機器的主導者。它能否被正確使用,需要國家和相關部門及時擬定法律法規,給予正確引導,同時,也離不開大眾正確規范的操作。無論技術怎樣發達,無人操作還是由人類行為作為起點的,無人機的飛行必須受到世俗禮法的約束,不可任由其放浪式發展下去。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