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生啤酒從創始之初就排除活性酶帶來的酒體泡沫不穩定難題,隨后更是不斷在膜過濾技術、無菌灌裝技術等方面不斷發展,并實現了智能化轉型。
20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瓶純生啤酒在珠江啤酒誕生,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新的味蕾沖擊。20年后的今天,珠江啤酒秉承“純生精神”,以啤酒釀造和啤酒文化產業雙核驅動,實現智能綠色制造,創新啤酒文化產業融合,引領和推動行業走向國際化發展新時代。18日,“中國啤酒新文化國際峰會暨中國純生啤酒20年發展論壇”將在廣州舉行。論壇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美國釀造化學家協會(ASBC)、慕尼黑理工大學(TUM)聯合主辦、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共同見證純生啤酒的20年,探討中國啤酒產業與啤酒文化的走向。
從統計數據看,今年1-5月,中國啤酒行業形勢好轉,廣東啤酒產量同比增5.73%,其中珠江啤酒貢獻較大。在中國啤酒行業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珠江啤酒上半年實現銷量同比增長8.31%,成為少數取得業績增長的啤酒企業。作為廣州自創、國貨經典代表的珠江啤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國際化發展模式得到了有關領導的認可,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為其帶來持續不斷的盈利增長,成為廣東GDP的流量擔當。而在這當中起作用的,恰恰是濃縮著廣東精神精髓的純生精神。
敢為人先的純生精神 開啟中國啤酒業國際化發展之門
第一瓶純生啤酒誕生在廣州,與廣東人血脈里流傳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分不開。自1985年珠江啤酒誕生珠江河畔,創新求變就成為融入骨血里的遺傳基因。作為行業的“探路者”,珠江啤酒以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中國啤酒行業的可持續發展。1997年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接軌國際化標準,攻堅克難,率先生產出中國啤酒行業第一瓶純生,成為行業的“風向標”,并引發蝴蝶效應,掀起中國啤酒行業的技術革命。
被稱為啤酒界“新鮮水果”的純生啤酒,沒有經過巴氏高溫滅菌,酒液仍然含有各種活性酶,對酒體的泡沫穩定性帶來很大的挑戰。珠江啤酒科研人員在國內首次系統研究了純生啤酒泡沫穩定性的機理,發現影響啤酒泡沫持久性的主要因素。通過基因比對分析,并經批量大生產驗證,培育出優質菌株,使珠江純生的泡沫持久性比原來提高了50%。這些發現和技術改革,都能很好地增加純生啤酒豐富的口感。
純生啤酒的技術突破讓中國啤酒科研人員對微生物質量控制水平、泡沫質量和穩定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引發了行業一場品質革命。珠江啤酒科研負責人表示,只有把最基礎的工作做到最精、最細,才能賦予產品長久的生命力,讓一個產品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
務實進取的純生精神 引領國際化科研水平再上新臺階
廣州正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打造國際化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國有企業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是提升廣州國際化科研水平的生力軍。每一瓶珠江純生都包含著行業至高標準的技術水平,每一瓶珠江啤酒都展示出中國先進的生產力。20年來,國企學霸珠江啤酒打造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珠江啤酒國際技術研發中心等10個自主創新平臺,是國家引智示范企業,創新能力向國際化“領跑”轉變。
珠江純生所展現的務實進取化為一串串振奮人心的數字,20年來,珠江啤酒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獲國家授權專利(ZL200710032766.8、ZL201410321648.90)等73項,完成國家項目3個,獲省、市以上科技獎37項;參與制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2項。培育國際釀酒師15人,高級技術人才207人。20年前純生生產速度是4萬瓶/小時,現在最快的可實現9萬罐/小時。
純生啤酒所推動的,不僅僅是新產品的開發,而是整個啤酒生產質量管理體系的變革。借助珠江啤酒的研究、發展,國內純生啤酒在微生物檢驗技術、酵母選育育種技術、膜過濾技術、無菌灌裝技術、甚至包裝物外觀設計等方面都有顯著的變化和進步,引領同行推動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
純生技術發展到今天,也不僅限于在純生品類的運用,在此基礎上,珠江啤酒緊跟國際啤酒行業發展潮流,2010年率先推出中國第一瓶白啤酒,并相繼研發蔓越莓啤酒、燕麥世濤、皮爾森啤酒、IPA啤酒、桂花蜂蜜啤酒等一系列精釀啤酒,榮獲國內外7項大獎,引領中國精釀啤酒國際化發展。
創新求變的純生精神 以國際化運營管理發展模式創新局
珠江啤酒從建廠初期就積極開展國際化合作,通過學習吸收外方的先進經驗做法,實現自身快速成長。6月底,廣東省市有關領導在與珠江啤酒等啤酒代表企業會面時,充分肯定了珠江啤酒國際化合作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和珠江啤酒團隊扎實、務實的工作作風,并提出支持合作方在廣州投建物流中心,共建廣州樞紐型網絡城市。
珠江啤酒積極響應廣州“退二進三”政策,以德國工業4.0的核心思維,從智能生產、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務三個維度實現南沙工廠的智能化轉型,踐行“中國制造2025”。在智能生產環節,投入2億元引入德國先進生產線管理系統,實現生產線自動化生產。而所建立的工廠智能物流體系,建立庫存、生產、經營、財務管理等統一管控平臺實現智能管理。物流智能化的優勢,我們用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明,過去從客戶下單到產品出庫,傳統流程用時約4小時,而現在最快只需15分鐘。解決物流bug的方式是,依托全自動立體倉庫智能物流體系,能勞動生產率提升50%,實現倉儲空間利用率提高約4倍。這一出色嘗試為企業帶來“廣東省供應鏈管理試點企業”的稱號。而智能服務想要實現的,是用安全優質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突破“一瓶一碼”技術,精準定位產品流向,保證每一瓶啤酒真實、安全、可追溯。
今年上半年,珠江啤酒緊密貼合廣東發展的主旋律,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生產經營發展工作的主線,在振興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等方面作出表率,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這些都是企業對于助力廣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責任擔當的身體力行。數據顯示,今年1-5月,珠江啤酒為廣東啤酒行業產量增長貢獻率較大,累計上繳稅費4億元,其稅收貢獻及社會貢獻不斷增加,成為廣東GDP的流量擔當。
精益求精的純生精神 打造中國啤酒品牌文化
品牌是企業的軟文化,也是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是國家展示形象的名片,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事實上,珠江啤酒憑借中國第一瓶純生在中國純生啤酒市場占有率高,享有“南有珠江”的美譽,是廣州品牌、中國品牌的代表之一,產品連續亮相夏季達沃斯論壇“廣州之夜”,展示廣州“質”造。
如何能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也是珠江啤酒負責人這些年一直思考的問題,手段就是發展品牌經濟,堅持母品牌與子品牌相互支撐的策略,以啤酒+音樂、啤酒+體育和啤酒+文化擴大珠江啤酒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珠江啤酒入選BrandZTM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百強,位列2016年度中國好口碑食品品牌啤酒口碑指數TOP10。
按照珠江啤酒的規劃,珠江啤酒總部、珠江啤酒博物館、珠江·琶醍聯動“一江兩岸三帶”沿線景點,構建國際化、現代化旅游產業體系,深挖工業發展進程和城市文化特質,向商貿、旅游資源注入內涵更豐富的文化基因,推進廣州商旅文深度融合發展。
今年,珠江啤酒公告43.12億定向增發項目資金到位,將為精釀啤酒生產線及體驗門店建設、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園區改造升級等六大項目的發展增添新動力。不久的將來,珠江啤酒將以中國中高端特色啤酒企業和中國啤酒文化運營商的姿態,再次向中國啤酒行業發展的藍海領域發起沖擊。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