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西部首家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瞄準工業“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態化”方向,用“快思維”搶抓供給側改革機遇和省“三河一湖一園一區”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契機,以做優“合肥環保產業園”品牌為載體,創新綠色發展新模式,打造全省現代環保產業示范區和生態文明建設樣板區。
“服務+管理”,優化為企服務措施
高新區建立環保一次性告知單、服務回訪、領導包企服務制度等,通過強化部門聯動信息共享和重大項目調度會,及時掌握項目信息并建立環保部門重大項目信息庫,實行“一對一”全過程跟蹤服務,把問題解決在第一時間,提升為企服務質量。強化效能建設。項目環評審批辦結時間在保證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速,比法定時間平均壓縮50%左右。實施園區重大項目信息告知單制度、重大項目庫制度和項目申報部門聯合會審制度,實現信息共享,推進服務前移。堅持精準服務。在服務園區重點項目時,針對不同企業的普遍性和個性問題,全力跟進、分類施策,力爭把問題解決在項目前期,促進企業加快發展。為保障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順利完成募投資金,高新區環保部門成立專項服務組,開通“綠色通道”,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項目存在的問題,僅27天就通過市環保局環評審批,比法定辦結時間提前30余天,為通威二期項目募投30億投資資金贏得寶貴時間,為通威實現綠色能源“2020雙十計劃”奠定基礎。
“產業+平臺”,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做優“合肥環保產業園”品牌。把“合肥環保產業園”打造成為全市節能環保產業核心區和示范區,目前入園企業60余家,2016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約35億元,同比增長46%,涵蓋環境治理、設備制造、環境投資、環境咨詢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鼓勵引導已入駐企業擴大再投資和“以商引商”,形成“引進一個、建好一個、帶動一批”的“乘法效應”,培育一批具有品牌效應的環保企業,目前正與省環保產業協會洽談入駐。創新院地產學研合作模式。依托環巢湖地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實驗室和白色家電VOC治理實驗室,推進“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合肥創新中心”項目建設。通過加強院地合作,借助創新平臺培育和引進具有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污染物處理新技術企業,建設合肥市節能環保產業研發平臺和成果轉化平臺,豐富提升高新區環保產業含金量和美譽度。創新“環保管家”服務模式。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和管理服務模式,倡導區內重點環保企業聯合發起成立“合肥環境技術服務聯盟”,集合國內外環保技術服務機構59家,打造國內服務最優的“環保管家”。聯盟成立以來,舉辦專題公益講座6次,為管理部門和區內20余家企業“出謀獻策”,得到了園區企業的廣泛認同。
“創新+科技”,提升環境管理效能
開辦“環保學校”。全國率先推行企業現場互查互學和重點企業環保主管赴環保部門“零距離”輪崗培訓制度,2016年向企業環保主管發放畢業合格證13本,指導多家存在環境隱患的重點規模以上企業轉變為環境保護示范企業。全國首創建立重點企業年度環境管理計劃報送制度,為企業制作“環保啟示錄”,指導企業科學開展環保工作。打造智慧環保。全市率先建立縣區級環保移動執法系統、環保綜合OA平臺和環評及驗收網上申報系統,推進重點河湖水質在線系統建設,實現環境管理信息化,大幅提升環境管理工作效率。架設民企溝通“連心橋”。為有效解決“鄰避”問題引發的重復性投訴,高新區環保部門既當好“執法員”“宣傳員”,更當好“調解員”“服務員”,通過“環保管家”援助守法和資金引導激勵等方式,督促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最大限度減少污染排放和影響。創新建立“圓桌會議”模式,指導企業落實“企業開放日”,爭取企業和居民互相理解,協調妥善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為企業生產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