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2-28作者: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作為一個縱橫現代制造的開始,得到了制造行業的廣泛關注,很多企業都加入了智能改造的大軍中,但任何新生事物發展都需要一定的過程,其成長經歷免不了挫折,難免會有不成熟的表現,這樣我們就需要制定一個標準或者說一套規劃去輔助它的發展和成長。關于智能制造標準化的建設,國家政府相關部門也充分認識到了他的重要性,《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也正在推進,對于中國制造來說,智能制造標準化建設的意義重大,易往信息作為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也在積極地參與標準的制定工作。
目前,制造業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這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其中最大的因素是我們進入到了新的經濟發展環境中。過去30年我國依靠強大的人口紅利實現了經濟的騰飛,制造業也完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過剩”的歷史性轉變,短短幾十年走完了別人幾百年的進程,現在我們面臨新的情況:市場在變化、技術在更新、需求在轉變,同質化的產品嚴重過剩沒有銷量,如何提升產品品質,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利潤——智能制造是一個主要的途徑。易往信息是智能制造的踐行者,我們有著十余年的智能解決方案咨詢和實施的經驗,從創立之初就在為生產企業解決制造過程中的模糊區域性問題,用智能化手段消除信息孤島,串聯企業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使生產流程成為一個整體,極大的降低因為信息和數據的流通障礙導致的成本,同時更高效識別和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規避風險和損失,智能制造標準的建設對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中國缺失相關標準和規范,在這個領域我們還是一個“新生兒”,但在國際上,智能制造可以說在標準化體系和框架方面已經開展了很多工作,并形成了很好框架,而在“中國制造2025”提出之后,我們可以來分析看看各個國家之間制造行業發展的異同,或許有不少值得借鑒的地方。
中國制造2025”是“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的中國化道路,三者殊途同歸。“工業4.0”由德國提出,其標準非常明顯體現了德國特色——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其對工藝和設備硬件的要求也比較嚴苛,德國在走一條自下而上的變革之路,目的是抵抗美國在上層軟件和信息化技術的侵蝕。美國則相反,作為互聯網革命的集大成者,信息化技術遙遙領先于各國的美國當然希望將制造納入到其網絡和云技術中,展開的是從上而下的改革。中國則采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走了一條具有特色的“中庸之道”,我們一方面大力發展新興的互聯網技術,提出了“互聯網+”的戰略,另一方面在不斷的補強落后的硬件設備水平,大力改在還沒實現自動化的傳統生產企業,為下一步的智能化鋪平道路。易往信息無論是現有的業務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都完全符合國家既定政策方向,我們為企業制定軟硬件集成方案,從而進行一體化的全方位改造,軟硬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生產企業想要進行變革,必須雙管齊下不可偏廢。
之前我們提到了智能制造標準化的重要性以及世界各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制造去探尋更加落地、更加實際的問題。
流程行業的標準制定
我們都知道智能制造體系是一個系統集成的結果,在流程制造行業里,車間級與企業級的系統集成又依據企業設備的不同年代、品牌等存在著諸多的“一網到底”集成困難,在智能制造架構體系里,流程制造行業也正在進行智能制造標準化建設,但仍然有部分領域的標準化存在缺失,而且非常遺憾的是,這方面的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他們也常常憑借此形成技術壁壘從而獲取超額利潤。這種情況就像是南部大山中十里不同音,彼此因為語言障礙而無法溝通,確實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國家積極的推動標準化建設也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是制定符合中國企業發展現狀的標準,以扶持和指導國內企業發展,另一方面也是規范國外企業的行為,打破壟斷。流程生產行業,主要是通過對原材料進行混合、分離、粉碎、加熱等物理或化學方法,使原材料增值。通常,他們以批量或連續的方式進行生產。易往信息的MES在流程行業中,一般采用配方的概念來描述這種動態的產品結構關系。其次,在流程生產行業每個工藝過程中,伴隨產出的不只是產品或中間產品,還可能細分為主產品、副產品、協產品、回流物和廢物。MES在描述這種產品結構的配方的時候,還應具有批量、有效期等方面的要求。
離散行業的痛點
而這個問題到了離散行業又呈現出另一種形態,相比較流程行業,離散工業主要是通過對原材料物理形狀的改變、組裝,成為產品,使其增值。離散制造企業的產品結構,可以用“樹”的概念進行描述——其最終產品一定是由固定個數的零件或部件組成,這些關系非常明確并且固定。針對這些特點,易往信息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在離散行業中多品種和小批量的特點采取的是根據生產設備的布置不是按產品而是按照工藝進行布置的。例如,離散制造業往往要按車、磨、刨、銑等工藝過程來安排機床的位置。因為每個產品的工藝過程都可能不一樣,而且可以進行同一種加工工藝的機床有多臺,再通過MES將這些設備的信息綜合起來;同時離散制造業需要對所加工的物料進行調度,并且中間品需要進行搬運,而易往的WMS和SCM可以和MES系統進行聯動,合理的解決這個難題。
無論是流程行業還是離散行業,易往信息的解決方案都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這得益于我們深厚的行業積淀,這也讓我們成為為行業標準發聲最有力的代言人。未來我們會更多地參與到相關工作中,為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無論是流程行業還是離散行業,歸結到智能制造標準化中來都是旨在實現底層數據的共享與上層管理的交流,在數據的實時性的采集,提高數據的實時性,同時保證數據信息安全與開放性,在標準化建設的框架下,信息安全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易往信息的解決方案十分重視信息和數據的安全問題,我們有很多解決方案,比如通過生產網絡和辦公網絡的分離,用網閘進行區隔,給生產一個較為純凈的網絡環境;CPS講究用信息化手段鏈接設備與設備,我們可以在設備中加入安全硬件,為設備立起另一道堅固的防火墻;或者在登錄方式上設置安全密鑰,控制登錄人員的級別,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企業的信息數據安全,因為這逐漸成為企業區別于競爭對手的比較優勢。易往信息的解決方案直接與設備連接,信息傳輸效率很高,延遲以“秒”為單位,基本實現實時展示。
工業4.0也好,中國制造2025也罷,他們在標準化建設方面都會隨著新技術應用的進一步發展而不斷推進,所以說標準化也是一個在不斷變動的標準,同時在這個復雜的市場里,如何去協調采用智能制造系統的國際化標準與中國自主創新的標準化之間的技術、市場的關系也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話題。
易往信息從參與標準的制定工作到現在,深刻的意識到標準化建設任重而道遠,這是一個漫長的動態的過程,要依時而動,根據實際情況。目前情況下變化最迅速的就是信息化技術了。在標準制定方面工信部綜合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始終堅持自主可控,參與企業和院校都是國內的機構,這保證了制定出來的標準最能代表和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另一方面受邀企業業務范圍廣泛,既有硬件廠商也有軟件廠商,其中也不乏科研院校,這給標準的制定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信息來源和廣闊的思路空間,這樣制定出來的標準才是切合實際且思慮全面的。國際化和中國自主化創新的關系易往信息認為是一種博弈和競爭的關系,誠然,在現階段我們暫時落后,但我們正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奮起直追,依靠我們民族企業的力量和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發展,相信我們在與外企的對話中,話語權會越來越有力,中國制造業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匯工業版權所有
電話:010-62314658 郵箱:service@ilinki.net
主辦單位:智匯萬聯(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