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09作者: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機遇與挑戰如同光與影一般相伴相生,對于身處工業變革時期的企業而言,它就是一把雙刃劍,使力正確殺敵一千,用力不當自傷八百,其中奧妙只能在一次次的實戰中慢慢體悟獲得。所有國家在轉型升級期間都會經歷迷惘和陣痛,既有對未來的恐懼和期待,也有對過去的厭惡和不舍,而制造業碾壓著這些糾結情緒緩緩發展和前進。那么,在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期,如何步步為營、突破重圍?【中國工控網】有幸采訪到了作為專注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的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步步為營 工業4.0的完美詮釋
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自創立之初,針對大型制造企業的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全過程,經過縝密的數據分析,便已診斷出企業生產與決策的模糊區域性問題,并以客戶為導向,利用軟件終端一體化信息技術,有效地結合各行業生產管理經驗,為各企業量身定制整體解決方案。經過在工業信息化領域多年的深耕和發展,易往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而EW-MES制造執行系統更是屢獲市場肯定,獲得諸多獎項。
工業4.0在全球范圍之內的蔓延似乎給了易往一劑強心針。當工業4.0的精髓傳至中國時,易往以“兩化深度融合”為目標,并以“中國制造2025”為發展綱領,結合“互聯網+”思維,將大型制造企業作為主要服務對象,先后為數十個全國主要汽車生產制造廠商,食品生產廠商以及其他行業廠商提供各種解決方案。易往的解決方案目前覆蓋全面的企業生產、管理與決策信息,涵蓋內容豐富,是“工業4.0”核心思想的完美詮釋。
當然,易往不僅僅局限于先前的努力為其帶來的榮耀。為了保持企業科技進步,易往也致力于推進產、學、研結合。2014年6月,易往與清華大學蘇州研究院合作成立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江西易往聯合研發中心,研發領域包括汽車及相關制造業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供應鏈管理、一體化平臺、供應鏈大數據中心、企業移動化平臺。2015年6月,易往與江西師范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促進“工業4.0”等相關先進理念在高校中的傳播,為行業未來的培養貢獻力量,成立實驗基地為新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提供條件。
讓兩化切實落地 讓設備發出和聲
一路走來風雨兼程,但是易往意識到,要想實現兩化融合,絕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原因在于,傳統制造想要實現智能化改造需要經歷幾個階段:自動化、信息化再到兩化融合。自動化則包含機器人及設備之間的數據的連接;信息化指的是工業基礎上的管理和測量;而若要談兩化,則必須在工業化及信息化實現的基礎上來談,如果不滿足這樣的基礎,無異于空中樓閣。實現工業信息化的基礎,是打通工廠和企業內部各個信息層的鏈接,消除信息孤島,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發出完美的“和聲”,做到信息和數據的共享后,用戶才有資格進行更進一步的改造。
企業的管理,包括物流管理、生產制造管理、精益制造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供應鏈的協同等方面,都需要用信息化的手段集成在一起。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動化水平,正在向智能化邁進。在企業大跨步邁入智能化時代的過程中,易往會為客戶做調研,量身定制與其需求相匹配的方案,客戶可根據需求進行不同功能模塊的組合,解決客戶的棘手問題。
當然,有些設備本身不能“發聲”,這時,我們就需要為他們創造溝通條件,然后將頻率調到一個頻次,再加上聲音的解讀器,讓管理者能聽懂這個聲音。
為做到這一點,易往在打造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過程中一直非常注重結合我國制造企業的特性:一方面,市場在發生著劇變,傳統的工藝無法滿足需求;但同時,大多數企業自身的基礎則相對薄弱,甚至還停留在“工業2.0”到“工業3.0”之間,這樣的企業要跟上市場的需求,就需要同時進行軟硬件的改造。易往能提供軟硬件協同的解決方案,這也完全符合CPS鏈接軟硬件的要求;同時在改造的過程中,為企業打造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的商業模式,不斷壓縮中間環節,而締造的扁平化的供應鏈系統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此外,歷史數據的分析能讓企業對自身的經營狀況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同時能防范于未然,將眾多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關于這一點,易往早已洞察,因而,易往十分重視信息和數據的安全問題。比如,通過生產網絡和辦公網絡的分離,易往用網閘進行區隔,給生產一個較為純凈的網絡環境。再拿剛才提到的CPS來說,它講究用信息化手段鏈接設備,而易往可以在設備中加入安全硬件,為設備立起另一道堅固的防火墻、或者在登錄方式上設置安全密鑰,控制登錄人員的級別,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企業的信息數據安全,為企業保持同業比較優勢提供堅實可靠的保障。
2015~2016:發力“云制造”
2015~2016年對于易往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總體上看,付出與收獲基本達到了平衡;銷售業績上看,相比前一年,易往有將近30%的提升;從研發上來看,易往的多條產品線都加入新功能,主要產品在保留個性化、定制化特征的前提下,逐漸完成標準化的設計,極大提高項目實施和服務的效率;從行業上來說,易往在食品、制藥等行業取得了突破,為其更進一步的拓展奠定了基礎。
從行業到市場的全面開花的主要原因就是智能制造、“工業4.0”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易往在為客戶提供服務時能明顯感覺到:客戶對生產智能化、信息化軟件的熱情明顯高于以往;同時,政府也出臺多個相應的政策鼓勵、引導制造企業進行轉型。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還是“兩化深度融合”,對于制造行業而言都有著巨大的指導促進作用,而作為致力于將工業4.0落地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易往的確受益良多。
易往信息認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云制造”,且CPS在其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軟件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一體化平臺,第二階段是再整合,第三階段是互聯網在云端,即“云制造”——制造企業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制造技術以及新興物聯網技術交叉融合,工廠產能、工藝等數據都集中于云平臺,制造商可在云端進行大數據分析與客戶關系管理,發揮企業最佳效能。
目前針對“云制造”,易往已開始戰略布局:組織架構上,將以前按產品線分配的MES、高級排產、工程中心(管理項目執行)、研發中心等事業部整合為成本與利潤中心。其中,成本中心負責產品研發及各產品線的升級;利潤中心負責產品實施,直接創造價值。同時,易往已經成立自主研究院,針對未來云平臺硬件、基礎件的研發。而“云平臺”將建立在MES、APS等現有系統平臺基礎之上。據悉,相關資本也逐步涌進,進一步推動企業發展。
最后,易往希望打造“工業4.0”或者工業互聯網的“云平臺”,逐步從一個項目型的公司,轉向一個“云服務”的公司,這將是易往未來最重要的戰略布局。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匯工業版權所有
電話:010-62314658 郵箱:service@ilinki.net
主辦單位:智匯萬聯(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