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30作者: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互聯網重新塑造了消費領域,在今天,互聯網這個“緩慢而堅定的變革者”,正在推進工業產業加速進入下一個時代。這一波浪潮,正是互聯網對工業產業重塑、今天被很多人稱為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德國人將之成為“工業4.0”。
誰是當今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從規模上來看,毫無疑問是中國。中國在2011年的工業產值達到全球的19.8%,從規模上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是如果我們問誰是世界第一制造強國的話,恐怕中國還不在其列,我們會想到美國、德國乃至日本。從高端工業制造的能力,技術的先進性,到創新的高水準和高產品質量,無疑當今的美國和德國是最為強勁的兩個大國。日本似乎還沒有完全走出經濟低迷的“失去的20年”,因為技術創新尤其是信息技術創新的滯后,日本的制造業正在被這兩個國家甩在后面。
雖然如此,作為先進的工業化國家,美國和德國正面臨著制造業發展的巨大困境和挑戰。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勞動群體,越來越追求自身的生活質量,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在發展中國家,血汗工廠式的工作方式早已經被這些國家所拋棄,甚至是違法的。美國工人也一度將生產線上的工作稱為臟活(Dirty Job),而不愿意涉足。被慣壞了的勞動大軍如何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解決就業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這些國家。
美國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一危機。2011年夏天,奧巴馬總統就啟動了高端制造業合作伙伴計劃(AMP),它以企業、高校和政府部門為代表,尋找新興技術發展的深化和投資的新道路。AMP的指導委員會由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斯坦福大學等知名高校在內,以及來自卡特彼勒、康寧、陶氏化學、福特、霍尼韋爾等制造業巨頭的企業家組成的專業委員會進行指導。
今天的美國企業精英們正在思考的就是如何在下一輪全球制造業競爭中重新勝出。美國企業除了在航空、醫療、生物制藥、半導體芯片、材料等先進制造領域有可以依賴的優勢之外,他們最為強大的資源就是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全球壟斷地位了。
相比較美國而言,德國人在信息技術方面并不占優勢。雖然在控制系統和嵌入式控制設備等方面,德國企業在行業里占據著巨大的領導地位。但是,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并非德國人的強項。因此,當德國人提出工業4.0概念的時候,他們特別依賴的是德國企業的傳統優勢。德國不僅有像西門子、博世、奔馳、寶馬這樣的制造業翹楚,在每一個行業中間更有身懷獨特技術和高技能工人的中小企業,德國人將它們成為“隱形冠軍”。在每一個細分市場中,這些企業的技術能力在全球大都處于領先地位。
德國政府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提出了德國塑造工業4.0的愿景。希望借助原有的工業優勢,以及德國具備高技能和充滿干勁的勞動力大軍,在未來正在出現的工業互聯網時代,塑造一個德國工業暢想的新興信息物理系統(CPS)的時代。
在重塑未來工業互聯網話語權的競賽中,很明顯美國人和德國人站在了一個比拼的起跑線上。美國人擁有的是傳統高端制造業的強大優勢,以及互聯網產業的絕對話語權和壟斷地位。而德國人所憑借的是他們強大的機械工業的制造基礎、嵌入式以及控制設備的先進技術和能力。希望在他們定義的虛擬和物理世界相融合的工業革命中,重新引領全球制造業的潮流。所有搞工業的人都知道,在這些領域里最為關鍵的軟件技術和能力幾乎掌握在美國、德國或者日本公司手里。而國內企業中的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此類軟件系統開發、實踐的佼佼者。其自主研發的MES、WMS、APS、一體化平臺等產品涵蓋供應鏈、倉儲、生產和管理的各個環節,貫穿企業信息化全流程,不同的功能模塊能相互組合,極高的靈活性大大滿足了不同規模和行業企業的個性化定制需求,MES可以實現對上層ERP對接支持并通過ERP提供BOM、訂單和計劃來安排生產工作,使工廠的整體流程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為企業搭建完善的信息化平臺。這些解決方案能為企業監控生產數據,使管理者能洞察秋毫;讓企業倉庫井井有條,高效無積壓;有效解決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有效降低消耗和浪費;幫助管理者分析海量的信息數據,為決策的制定獻計獻策。
在智能時代,軟硬件的結合是制造業的今天,將來制造業會向“云制造”發展,我們將制造工藝和程序上傳到云端,在生產時根據不同需要進行下載和匹配,這也是滿足定制化需求的客觀要求。當所有的一切都被重塑,我們只能逆流而上去追溯本源,制造——作為一切的基礎將被重新定義。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匯工業版權所有
電話:010-62314658 郵箱:service@ilinki.net
主辦單位:智匯萬聯(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