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30作者: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
2018年“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決賽頒獎儀式29日在北京化工大學舉行,這也是自2006年以來舉辦的第12屆“西門子杯”賽事。在閉幕式上,西門子還聯合大賽組委會以及工業界與教育界合作伙伴共同發起成立了“智能制造新工程師校企聯盟”,并首次發布“新工程師”人才培養理念。作為西門子推進中國智能制造人才培養的諸多舉措之一,十二年來西門子通過支持這一工業教育領域的頂尖賽事,將德國工程教育的先進理念引入中國,大力推動中國工程教育的發展,為中國工業輸送了數萬名各類工程科技專業優秀后備人才。
“人才是中國智能制造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廠集團副總裁兼工廠自動化部總經理衛岳歌(Joerg Westerholt)表示,“西門子植根中國146年,在校企合作、推進工程人才培養方面有著數十年的經驗。未來,我們將持續以包括支持‘西門子杯’賽事在內的多種形式,致力于中國智能制造人才的培養。”
此次,西門子參與聯合發起的“智能制造新工程師校企聯盟”,通過建立校企之間技術交流的平臺,形成人才培養的閉環,促使學校能夠根據工業界對工程師的需求培養人才,實現與企業崗位需求的精準對接,為中國智造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根據智能制造時代工程人才需求現狀,“智能制造新工程師校企聯盟”同時提出了“新工程師”的理念,鼓勵培養具備技術、管理、商業、人文四個方面的能力,并具備跨專業、跨學科綜合競爭力的新工程師,推動中國工程教育的創新發展。
作為教育部與西門子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下的一項國家級賽事,“西門子杯” 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西門子和中國系統仿真學會聯合主辦,旨在培養與選拔發展智能制造所需技術及創新人才。自2006年首次舉辦以來,賽事共吸引了超過40000名學生參賽,參賽學校超過600所,占全國理工科院校的80%,已經為中國工業的轉型升級輸送了數萬名優秀的創新型工程人才。今年,歷經全國14個分賽區的層層選拔,最終300余只參賽隊共計1000余名師生進入總決賽,進行8大賽項的角逐。隨著技術發展和企業需求的變化,大賽在賽項設置、賽事細則、相關培訓等方面也會有所調整,例如,在工程類賽項中著重培養學生在工程項目的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工程實施,以及對項目全生命周期進行系統優化的能力;在研發類賽項中培養學生對工業領域的軟硬件產品和應用的全過程設計與制造能力,包括創意、設計、建模、仿真、原型到量產的全過程設計與制作。
自2005年起,西門子開始在中國推廣西門子教育合作項目,以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師資培訓、教材編寫、組織競賽等多種形式推進中國工程人才的培養。2011年2月西門子首次與教育部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第一個五年里西門子在中國的教育領域累計投入現金、設備等約合人民幣7.11億元。2016年5月,西門子與教育部簽訂了新一輪《教育合作備忘錄》,在中德合作的框架下為中國工業的轉型升級培養創新型人才。截止2017年,西門子已先后與院校合作在全國建成超過350個實驗室,培訓了3500多名參與一線教學的教師,編寫出版了50多部工程類教材。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匯工業版權所有
電話:010-62314658 郵箱:service@ilinki.net
主辦單位:智匯萬聯(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