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25作者:ABB(中國)有限公司
2019年3月3日,北京
3月3日, ABB集團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兼ABB中國董事長顧純元博士等企業界代表在上海接受CGTN訪問,就近期政商熱點展開了討論。
ABB致力于幫助電力、工業、交通和基礎設施客戶提高業績,技術全面覆蓋電力和工業自動化價值鏈,應用于從發電端到用電端、從自然資源開采到產成品完工的各種場景,譜寫行業數字化的未來。中國目前已經發展成為ABB集團第二大市場,目前,ABB在中國擁有研發、制造、銷售和工程服務等全方位的業務活動,40家本地企業,1.8萬名員工遍布于142個城市,線上和線下渠道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
本期訪談,顧純元博士與其他嘉賓圍繞著“經濟增速局勢”、“外資企業本土化”、“投資環境”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訪談總計時長一小時,點擊文末收看CGTN播出的部分。本文視頻與文字(翻譯)均摘錄于訪談紀實:
談經濟增速
當下,中國GDP增長形態正在發生演變,從粗放轉向集約、從單一追求數量轉向提升質量,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節能增效、數字化等領域等正在成為GDP增長的嶄新驅動力。因而,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局勢下,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2018年的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按可比價格計算,GDP實現同比增長6.6%,相較于其他國家和地區,這個數字依然可觀。
在此情形下,ABB緊握第四次工業革命和能源轉型的契機,攜手中國市場大力推動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技術的發展,并于2018年保持了穩健的增長態勢。對于“經濟增速放緩”,顧博士認為其實則為一個相對性概念,譬如西部市場就展露出較大的發展空間。
回顧ABB中國市場拓展,其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談本土化
ABB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就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不斷推進“在中國、為中國”這一本地化戰略的歷史。從最初的產品引進和銷售到如今涵蓋了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等全方位業務, ABB已在中國實現全價值鏈的本土化,在華超過90%的銷售收入來源于本土制造的產品、系統和服務,而中國業已成為ABB集團全球第二大市場。
作為全價值鏈本土化的國際企業,除了拓展銷售、工程、研發、制造等能力外,ABB更加發力于增強對市場機遇做出快速反應的能力,制定長期發展策略是為關鍵,而顧博士對此也表示要積極進取,永不止步。“Do not stop there.”
依托全球研發平臺和國際客戶行業經驗,ABB在中國市場與時俱進、開拓進取,與客戶攜手成功參與了近期許多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比如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冬奧會、港珠澳大橋等項目。
在本土市場競爭方面,顧博士表示ABB歡迎競爭,認為只有“旺盛的需求”才可產生供給方的競爭,而能夠容納完全競爭的市場才是健康且充滿活力的。
面對競爭,顧博士認為企業本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以給客戶創造更多價值,但他也非常希望所有企業可以在公開、透明、公平的環境下和同行競爭與合作。
制造業是中國的立國之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持續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推出了一系列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的行動綱領。同時,國內營商環境也在得到不斷優化,經濟貿易體制和行政監管體系日趨完善,國際化及便利化程度得以日漸提升。
作為植根中國多年的外資企業,ABB中國眾多投資項目獲得了政府的鼎力支持,在以領先技術加速推進創新發展、以新的投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深耕細作。
目前,ABB中國與上海、廣東、重慶等多地政府及工信部等部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機器人超級工廠等各項目進展順利。
此外,顧博士在采訪中還重點強調了“知識產權保護”,他表示,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將會直接影響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戰略,對投資、人才、研發等各項工作產生決定性作用。值得欣喜的是,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政府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許多創新領域已經發展為全球領軍者,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了積極保護知識產權的工作中來。
關于投資環境的未來期許方面,顧博士從ABB的實際經驗和觀察出發,提出了“簡化流程(Simplification)”、“政策透明(Transparency)”以及“規范執行(Consistency)”三大方向建議,認為政府需要全局視野布局制造業,補齊短板,確保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配合,構建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健康發展的產業生態系統,在大力發展金融、電商、服務等行業的同時,要切實關注制造業企業的生存現狀,讓做實業“有出路”,抑制制造業逃離,避免產業“空心化”,以實業立國,實業興國。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匯工業版權所有
電話:010-62314658 郵箱:service@ilinki.net
主辦單位:智匯萬聯(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