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27作者:萬可
盡管工業4.0話題已占據專業媒體版面數年,然而對于其能否成為主流趨勢卻眾說紛紜。事實上,工業4.0并沒有那么高不可攀……
電子商務取代實體零售
緊跟全球化的另一大趨勢——個性化正在悄然興起。人們對個性化的日益渴求對種類繁多的消費型和投資型商品都產生了極大影響。毋庸置疑,這些趨勢為工業生產帶來了巨大挑戰,因為定制產品無法像批量產品那樣容易排產。隨著特定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產品生命周期進一步縮短,而對生產速度和靈活性的要求卻逐漸提高。
直達上游供應商的數據透明化
如今,客戶定制化設計和生產在WAGO均已成為現實。訂單處理以及生產和物流流程管理已實現自動化。借助smartDESIGNER等在線工具,客戶不僅能通過Web瀏覽器隨時隨地訪問位于明登的系統,還可對帶有端子、接口模塊和自動化組件的DIN導軌進行設計,并由系統直接轉發給WAGO。隨即執行的一系列相關數字化流程操作對重要產品和流程數據進行補充并對生產地點和完成日期加以確定,同時訂單也得到了不斷完善。這既有助于機器和設備制造商優化其工程設計和生產,又避免了因個性化訂單和零部件裝配而產生額外費用。
讓每個參與者學會開口說話
數據通信的完全透明化和一致性是當今工業4.0的必要組成部分。包含終端產品在內的所有增值過程的參與者都必須學會開口說話;它們必須具備彼此溝通的能力。這主要是指從獲取原材料到生產消費再到后續回收整個過程中的每個參與者、資產和流程。全面互聯建立在垂直整合的基礎之上,這種整合既要有滲透產品的深度,又要有價值創造鏈方向的廣度。
設計多功能生產系統
為了迎合個性化需求并解決小批量生產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除了滿足生產數據轉入轉出要求外,還必須改變生產結構。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生產數量的不確定性,而且它會越來越難以估計。此外,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消費者隨時都會找到替代產品,這就必須縮短產品生產周期。因此,盡快向市場推出新產品對企業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基于目前的生產設備,要想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滿足這些要求已是愈發艱難。
正因如此,企業迫切需要基于模塊化機器和系統的生產設備,以應對未來的發展變化。不可否認,這些計劃的實施離不開能夠體現模塊化理念且符合相關技術要求的方案。全新的DIMA自動化架構大致描述了這類模塊化生產系統的構建方法。這一概念由WAGO于2014年年底推出,有助于快速調整生產模塊,使之與上級生產計算機相適應。借助DIMA理念,企業無需對主處理計算機進行重新編程,即可輕松快速轉換生產設備,由此解決了工業4.0帶來的核心挑戰。
帶來成功的投資
如今,無論是購買汽車、筆記本電腦還是一次性香料,人們都不會再像六七十年代等待Trabant汽車那樣,耐心地等待漫長的訂單交付。這就迫使工業企業加大投資力度,以便縮短產品交付周期。Strategy&和PwC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工業4.0各方面影響下,截至2020年,德國企業每年將投資約400億歐元用于向新型結構化生產設備轉變。未來五年,約80%的橫向和縱向增值鏈將實現數字化,進而帶來通信的透明化。時至今日,企業投資的成效已經顯現:得益于工業4.0的各方面影響,生產和資源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
文字:ULRICH HEMPEN和STEFAN KEGGENHOFF | WAGO
圖片:FOTOLIA,WAGO
Copyright ? 2015 ilink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匯工業版權所有
電話:010-62314658 郵箱:service@ilinki.net
主辦單位:智匯萬聯(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